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万州熊,人变“熊”的背后

2013年01月04日06:10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在网上读到《廉政瞭望》杂志上的文章《我们早已提醒王立军末日要来》,副标题是“三名重庆基层警察的感悟”。这三名警察吃了豹子胆了,敢这么跟王立军说话?读了才知道,所谓“提醒”,是一些警察在“唱红”时,最爱唱《铁道游击队之歌》,因为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接受《廉政瞭望》采访的警察楚乔(化名)说,“我们内部有人私下把王叫做‘小鬼’,我们已经提醒他了……”如此“提醒”,可见王立军当时的“威望”。

  文章所说的“感悟”,主要有两处,其一:“王立军事件后,重庆市公安局进行了反思。市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权力没有受到约束,权力被滥用、缺乏监督,导致市局过去出现了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其二:“楚乔坦言,从人治迈向法治,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刻不容缓。”仅有的这两点“感悟”,也太笼统了一点。其实,文中有一内容,有很具体、很人性化的“感悟”可以总结:权力依附,可以抽空一个人的人格、人性。

  文章说,重庆万州区有一名警察熊峰,因手段残酷,有“万州熊”之称。因“打黑”有功,熊峰被记一等功,提拔为沙坪坝区刑警支队常务副支队长;王立军称其为“警界50年难得一遇奇才”。王立军“出事”后,熊峰也不复往日的威风。一名曾代理重庆涉黑案件的律师透露,熊峰目前每天上班打游戏,同事均视其为“等死的人”。

  “等死”,即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干不了;活得无趣、无味、无聊、无意义、无价值、无目的……活着跟死了差不多。从令人畏惧的“万州熊”,到“等死的人”,只在一瞬间。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只有一个原因,权力依附。所谓“手段残酷”,是因为有权在手;之所以“等死”度日,是因为失去了可以依傍的权力。如果一个人只能依靠权力才能站立,失去了依靠,就等于抽去他的脊梁。

  没有权力可以依附,就活成这个样子,说明在他还没有“等死”的时候,把自己——个人的尊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等等属于个人的一切——完全交付给了权力;也就是说,他的独立人格、个人尊严早就“死”了或“死”了大半了。这样的人,当他还有执法权的时候,很难叫人相信他会依法执法,会尊重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个人尊严;所谓“手段残酷”,意味着他能把别人置于“等死”的境地。

  熊峰是一个突出的个例,一般的警察怎么样呢?王立军在重庆整肃警风时,要求警员们写“剖析材料”。楚乔说:“主要写三点,一是自己不是人,二是我要重新做人,第三点是做人要做好人,他要我们用这种方式反省自己。”这样的“反省”,与人格侮辱无异,一个警察已经“不是人”了,却还是一个执法者!

  获权力青睐便春风得意、众星捧月;一旦失势就遭众人冷眼、甚至踩踏,这在权力体系中是常见现象。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必然注重发展适应权力的能力与个性。一个人如果唯权力是从,那么他的人格必然被权力抽空,唯一剩下的人格,就是奴性。

  文章说,重庆警界又一波人事调整已低调拉开。如果熊峰或其他曾被王立军重用的警员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即使犯有错误被查处,他们也能得到起码的尊重,还能按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正常使用,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那么才可以说,重庆警界的内部环境有了实质性的改变,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对人的处理不是以权力划线。扩而大之,中国太需要这样的进步。

(来源:钱江晚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