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期2014年1月13日

■广西女童遭性侵案追踪

   
    检方以“嫖宿幼女罪”批捕犯罪嫌疑人引争议

    根据广西兴业县警方1月8日披露,警方目前抓获14人,检察机关已批捕13人,其中涉嫌强奸罪批捕5人、涉嫌嫖宿幼女罪批捕7人、涉嫌猥亵儿童罪批捕1人,1人证据不足不予批捕。而已经被检察机关批捕的犯罪嫌疑人中,仅有5人涉嫌强奸罪,另有7人则涉嫌嫖宿幼女罪,这一区别对待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详细]

    从嫖宿幼女罪到强奸罪 

    1月12日,老人性侵留守女童案发生逆转,在当地检方公诉和法院的判决中,9名被告人还是全部被认定为强奸罪。此事再度引发各界取消嫖宿幼女罪的呼声。[详细]

     关于“嫖宿幼女罪”,争议从未停止

      ■从2008年起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或提案建议中,废除嫖宿幼女罪都是热点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已连续多年呼吁取消嫖宿幼女罪。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她在一份议案中再次主张刑法取消嫖宿幼女罪,一并按强奸罪论处。她认为,将嫖宿与强奸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在纵容犯罪。

     ■从2009年贵州习水公职人员嫖宿10名未成年少女,到2011年陕西略阳县干部嫖宿幼女罪,再到2012年5月浙江永康“嫖宿学生处女”,以及这次广西兴业县由涉嫌“嫖宿幼女罪”到判定“强奸罪”的变化,嫖宿幼女罪再次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

    ■2013年10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规定“以金钱财物等方式引诱幼女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幼女被他人强迫卖淫而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均以强奸罪论处。”

    ■广西社科院研究院孙小迎表示,法律应该严惩侵害方,强奸罪最大罪责在于施暴的成年人,而不能试图用嫖宿幼女罪让受害的未成年人来分担罪责。“嫖宿幼女罪变相地把幼女当成了‘娼妓’,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

   
    检方以“嫖宿幼女罪”批捕犯罪嫌疑人引争议

    根据广西兴业县警方1月8日披露,警方目前抓获14人,检察机关已批捕13人,其中涉嫌强奸罪批捕5人、涉嫌嫖宿幼女罪批捕7人、涉嫌猥亵儿童罪批捕1人,1人证据不足不予批捕。而已经被检察机关批捕的犯罪嫌疑人中,仅有5人涉嫌强奸罪,另有7人则涉嫌嫖宿幼女罪,这一区别对待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详细]

    从嫖宿幼女罪到强奸罪

    1月12日,老人性侵留守女童案发生逆转,在当地检方公诉和法院的判决中,9名被告人还是全部被认定为强奸罪。此事再度引发各界取消嫖宿幼女罪的呼声。[详细]

     关于“嫖宿幼女罪”,争议从未停止

      ■从2008年起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或提案建议中,废除嫖宿幼女罪都是热点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孙晓梅已连续多年呼吁取消嫖宿幼女罪。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她在一份议案中再次主张刑法取消嫖宿幼女罪,一并按强奸罪论处。她认为,将嫖宿与强奸区别对待,实际上是在纵容犯罪。

     ■从2009年贵州习水公职人员嫖宿10名未成年少女,到2011年陕西略阳县干部嫖宿幼女罪,再到2012年5月浙江永康“嫖宿学生处女”,以及这次广西兴业县由涉嫌“嫖宿幼女罪”到判定“强奸罪”的变化,嫖宿幼女罪再次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

    ■2013年10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规定“以金钱财物等方式引诱幼女与自己发生性关系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幼女被他人强迫卖淫而仍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均以强奸罪论处。”

    ■广西社科院研究院孙小迎表示,法律应该严惩侵害方,强奸罪最大罪责在于施暴的成年人,而不能试图用嫖宿幼女罪让受害的未成年人来分担罪责。“嫖宿幼女罪变相地把幼女当成了‘娼妓’,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

栏目标题

人民网要闻部出品
本期责编:李琪(实习)
邮箱:shidian#people.cn (发信时请将#改为@)

扫描“人民视点”栏目二维码

点击查看往期“人民视点

留守女童遭性侵,竟同情施暴者?

分享到:

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南村的留守女童小雨(化名),两年里遭到村里多名中老年人性侵。父亲报警后,最终10人被判刑。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该村村民孤立了小雨一家,一众性侵者竟然得到了大家的同情,小雨却被指责是“把老人送进牢里”的害人精。

意外:施暴者获同情,受害者遭“唾弃”

近日,广西一名留守女童遭十多名中老年人长期性侵,引发广泛关注。警方侦查发现的案情触目惊心,女童小雨从11岁开始,至少遭到16人摧残,被性侵至少50次。查明身份的犯罪嫌疑人中有14人为中老年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 [详细]


村民称女童主动在先,“给钱了”不算强奸

在村民眼中,小雨并不值得同情。因为老人们性侵后给了钱,也没有遇到激烈的反抗。有村民愤怒地说:“都是那个小女孩主动的,去到人家老人屋里,‘你有钱吧,要不要啦?’‘30块都没有吗?’就这样的,都是她,把那些老人送到了牢里。”尽管这样的说法也只是一面之词,并没有更多的事实依据,但这样的理由在村民之间中无疑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法律敌不过乡土社会的“约定俗成”?

按理说,这些老人的兽行应被“零容忍”。可在当地,村民们却认为他们是遭女童所害,他们或许觉得那些老头子“老不正经”,但不认为这是犯罪,反而认为女童是“荡妇”。他们信奉的是某种陋俗式成见:它糅合了“为老者讳”“家丑不外扬”等观念,并衍生出一套“熟人圈内生法则”。再加上农村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使得小雨得不到同情变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即使真是小雨“主动”,也是成人道德泯灭

一群爷爷辈的老人,面对孙女一般大小的女童伸出罪恶的双手是何等残忍。而从法律上讲,女童小雨未满14岁,并不具有性自主权,她“主动”与否,无关对猥亵、奸淫幼女罪行的认定。农村留守女童由于缺乏性知识,并不知道性的危险性。哪怕当时的情境是你情我愿,作为有人性的人也不能泯灭道德,所以,性侵者接受法律的惩处并不冤枉。

    留守儿童中究竟还有多少“小雨”?

中青舆情监测室梳理近期曝光案例发现,女童遭性侵案件中,农村已经成为犯罪的高发地。2013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女童保护研究报告》显示,农村留守女童受害者多。广东省化州市的此类案件被害人中,本地农村留守女童占94%。而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女童是主要受害人群,深圳宝安区受害人88%是外来流动人口。[详细]

真实版“爸爸去哪”造就荒草童年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全国儿童的20%左右。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们大多跟着老家的长辈生活,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感觉父母的存在。这种境况下,那些荒草一样生长的孩子们面临着种种的困境。[详细]


极度思亲,两种极端

很多留守儿童常年跟着隔代长辈在农村生活,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在他们身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极度想念父母,提到父母就会流泪;还有一种渐渐疏远父母,对父母表现冷漠。不论哪一种,都容易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厌学、自闭。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详细]


安全没保障,生活没希望

河北一6岁女童在河边玩耍时被恶犬咬死,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广州惠州留守三姐妹,7年内相继伤残;湖北一初中教师性多名女生被拘,据调查受害者多为留守儿童;南昌市三兄妹在河边玩耍时溺水身亡,父母外出打工,奶奶年事已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监管缺失,教育缺失,与其他孩子相比,更容易受到伤害。[详细]


无人慰藉,心理问题高发

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留守儿童,不能很好适应社会,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心理失衡容易导致他们人格扭曲、道德堕落、行为失控或者有犯罪倾向。据调查,31%的人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有过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有22%的人沉迷于打游戏,30%有过打架斗殴的经历。[详细]

“留守史”折射出的问题有多严重?

农村“空心化”,失去精神支柱

农村空心化,许多人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呐喊,农村精英的离去衍生了很多问题: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教育、留守妇女的心理与生理、留守老人的照顾与赡养、乡村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抽去脊梁的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乡村伦理秩序、乡土生机必然日趋衰败、黯然。农村家园“沦陷”,精神失去“皈依”,这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危害并不亚于粮食安全。[详细]


城乡和谐极易被打破

在外打工的父亲李先生父亲节发贴“送女儿”引发关注,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承诺自己养大女儿。李先生说:“我现在做着低等的工作,长时间无法陪伴她,使她学习成绩下降了,没有母亲也让她感觉很自卑。”家庭的大厦倒了,小丹的成长很可能遭遇现实的生存困境与心理的亚健康,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解决,城乡和谐则会被打破。[详细]


留守之苦,社会之痛

“少年强,则中国强”。近亿儿童处于非正常的成长状态,他们的明天在哪里?中国的明天又在哪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你的梦、我的梦,那谁来给亿万留守及流动儿童一个多彩的“中国梦”?[详细]

关爱留守儿童不能仅仅止步于同情

近年来,年年在喊“用工荒”,岁岁都是“民工慌”。农民工慌什么?除了慌工资待遇和权益保障之外,更慌老家的田地会荒废,留守儿女教育、安全没有保障。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能仅把同情挂在嘴上。


拆除户籍制度壁垒,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就是与父母在一起。但是户籍障碍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限制,城里没能为他们安放一张小小的书桌,除非交上不菲的赞助费。可是他们的父母却往往拿不出这笔钱。解决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异,保证农村孩子能够在城市平等入学,显得尤为迫切。[详细]


留守儿童教育“范本”:做他们的“代理家长”

教育的缺失扼杀着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与梦想,他们也有实现梦想的权利。面对这一棘手难题,被誉为“中小学教师摇篮”的南京晓庄学院,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举动。该学院百名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志愿者,做农村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为他们送去关爱、信心和专业的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详细]


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关键靠执行

中国传统的福利体制是不健全的,福利保障依靠家庭多于社会,而根据现代理论,社会个体的福利责任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保障留守儿童权益,比如对16岁以下学龄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在教育资源供应上的“三个优先”原则。在增加学校、社区对于看护未成年人的责任和避免处于弱势的留守孩子教育权益受侵害等方面,都会有所改进。[详细]

留守儿童是特殊的“孤儿”,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迫切需要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各界投入更大精力,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为他们提供更加温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

网友留言 >> >>已有 6 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 [网友] 发表评论:

    从根源上解决,让孩子能和父母在一起.户籍制度要改,不要再有所谓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至少在住房、教育、医疗方面让他们享有一样的权利。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如春节返乡购票、空巢老人等的根本办法。

  • [有知竞成] 发表评论:

    这是法律,不是人性化,法律是无情的,而且是严肃的,坚决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利,不管谁,不管受害者是否,原意不原意必须依法判刑,这有这样才能压制急速增加的犯罪势头,让孩子们恢复三十年前的自由,社会风气得到根本好转。

  • [金阳子] 发表评论:

    伦理泯灭,枉为人!

  • [网友] 发表评论:

    处罚的力度不够,致使那麽多祖国的花朵们受害!

  • [网友] 发表评论:

    乡绅、乡村、淳朴的民风、民情、乡村文化的消失,都是一种痛,我们再也找不到童年的故乡了。

  • [网友] 发表评论:

    说得好,有用吗、

往期回顾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