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財評

人民財評:文化產業如何借“數”破圈

譜 鬆
2025年05月26日16:33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於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舉辦。本屆文博會首設人工智能展區,重點突出博覽和交易功能,不斷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平。

作為中國文化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實效和影響力的展會,近年來,文博會上科技與文化交融的特色愈發鮮明。6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知名企業參展,呈現新質生產力與文化產業新業態、新消費﹔AI會展助手“文小博”首次亮相,升級展會服務數智化……透過文博會,我們看到“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魅力和我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未來圖景。

創新驅動,為文化產業強根基。文化產業的創意和內容是其核心競爭力,科技的應用為文化表達提供了更多可能。有越來越多企業借助科技手段,打造出具有創新性和吸引力的文化產品。機器人彈鋼琴、秀書法、打詠春拳,看似“跨界”的展示,實則是文化產業生態變革的縮影。當硬核科技日益融入文化生活,拓展文化消費新領域,持續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文化資源優勢將源源不斷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

技術賦能,讓傳統文化“變年輕”。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解鎖文化基因的密碼。日益精進的VR、3D裸眼等技術,讓千年非遺走出深山,成為國際市場追捧的文化IP﹔將故宮文物、敦煌壁畫等“帶進”文博會,吸引無數觀眾駐足圍觀。文博會既是文化產品的大展台,也是一場跨越傳統與未來的對話。文旅大IP和科技企業走到一起,讓文化插上數字翅膀,千年文脈在當代語境中煥發新生,展現出無限可能。

開放融合,書寫交流互鑒新篇章。文博會是文明對話的一扇窗口,助推中國文化企業出海。“文博會搭建的‘數字絲路’正以更立體的方式重構文明對話:65個國家305家海外展商的參展規模,110個國家採購商的交易網絡,共同構成文化貿易的雙向通道。”中國文化的世界表達,在科技賦能中探索出全新范式。

“創新引領潮流 創意點亮生活。”歷經21年發展,文博會參展企業從700多家增加到超6000家,展覽面積從4.5萬平方米擴大至16萬平方米,這恰似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縮影。站在新起點展望,當文化厚度疊加創新力度,當歷史積澱邂逅數字變革,中華文明將在守正創新中不斷激蕩澎湃動能。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