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為科幻厚植發展沃土(人民時評)

喻思南
2025年04月25日05: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堅持內容和形式同步提升、虛擬和現實並聯發展,方能推動科幻產業不斷迭代升級,創造更大經濟價值和人文價值

  

  與屏幕裡的仿生機器人互動,沉浸式感受“夢之海星球”幻想世界,打卡科幻生活節和科幻市集……在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行的2025中國科幻大會上,一系列互動場景令參觀者“燃”起對科幻的熱情。科幻照入現實,科幻產業的創新潛力和發展效益因此愈發顯現。

  科幻是培育想象力的重要載體,其本身也是創新創造的重要組成部分。《2025年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營收達1089.6億元,連續兩年突破千億規模,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從《三體》到《流浪地球》,科幻作品收獲全球讀者,還轉化為影視作品和文創產品,創造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作為眺望未來的窗口,科幻產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價值。從人們的好奇心、驚奇感出發,科幻作品能傳播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質。革新性的技術進步,深刻影響著生產生活。我們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還需前瞻研判技術可能給人的生活、社會治理、倫理道德等帶來的風險和挑戰。科幻產業既是科技發展的“導航員”,也是技術倫理的“敲鐘人”。以科幻產業為紐帶加強國際人文交流,還可以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創新活力。

  繁榮科幻創作、發展科幻產業,兼具經濟效益與人文效益。堅持內容和形式同步提升、虛擬和現實並聯發展,方能推動科幻產業不斷迭代升級,創造更大經濟價值和人文價值。

  放大科幻的產業價值、科技價值,需要更好推動技術革新與科幻發展交互作用、互促共進。劉慈欣在大會開幕式上直言:“當載人航天器劃破天際,當量子計算機解開混沌,這些‘現實土壤’正滋養著比科幻更科幻的未來。”從量子科學、腦機接口到6G網絡,前沿技術在我國持續涌現,充滿未來感的發展實踐為科幻創作插上想象的翅膀。進一步完善創作機制、發展機制,推動科幻創作與科幻產業相輔相成、科幻進步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將為經濟發展打開想象空間、貢獻創新動能。

  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為科幻產業發展厚植了沃土。從盤古開天、嫦娥奔月的浪漫想象,到“天宮”遨游、“嫦娥”落月的偉大實踐,中國人從不缺乏想象力、創新力。鼓勵創作者揮洒想象力,鼓勵產業界提升創新力,將中國本土的美學、文化與全人類的共同關切結合起來,不斷拓寬科幻創作的邊界與廣度,有助於擦亮中國科幻的人文底色。充滿文化味的高質量科幻作品多起來,科幻產業將更好發揮提升創新意識、培育科學素養、增強文化自信等人文價值。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科幻產業總體規模仍比較小,其發展壯大離不開有關方面的積極作為和社會各界的全力支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明確提出,“實施科幻產業發展扶持計劃”。近年來,北京、四川成都等地紛紛出台支持科幻產業的務實舉措。繁榮科幻產業,需要進一步因勢利導、因城制宜,完善產業政策和創新生態,加強復合型科幻人才培養,推動科幻產業持續生長。

  走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科幻產業機遇無限、潛力無限。通過科幻作品、科幻產業促進技術、文化與市場的多元融合、同頻共振,我們將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5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