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評:少一些“電子盆景”多一些“實干風景”
2025年04月30日20:45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項目申報投資額近90億元,但兩年來僅投入500萬元完成場地平整﹔開工儀式追求場面,一個會場租用電子屏等設備費用達20多萬元……近日,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會同中央紀委辦公廳通報3起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釋放出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鬆綁減負的強烈信號。
通報中,有地區投資的政務服務信息系統未有效運行,不僅造成財政資金浪費,更讓技術賦能淪為“電子盆景”。有地區為了數據“好看”和排名靠前,在經濟發展中重形式輕實效,盲目追求數量甚至虛報夸大。
從通報案例看,部分形式主義問題呈現出更具隱蔽性和危害性的特征,有的做法暴露出少數干部“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畸形心態。“一刀切”“面子工程”等問題更折射出基層治理中制度執行偏差等深層次問題。
破立並舉,必須始終堅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鐵規矩、硬杠杠。2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459起。其中,查處“在履職盡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嚴重影響高質量發展”方面問題最多,查處5235起,批評教育和處理7141人。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要嚴查“搞盆景”式的顯性問題,更要防治“造數據”等隱性變異。要將“嚴”的主基調貫穿管黨治黨全過程,真正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增進民生福祉的刀刃上。
少一些“電子盆景”,多一些“實干風景”。減負不是簡單做“減法”,而是要通過制度創新激發“乘數效應”,將“為基層減負”與“為實干賦能”有機結合。深化形式主義整治既要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戰略定力,又要增強“草搖葉響知鹿過”的治理智慧。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既是作風建設的攻堅戰,更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答題。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