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以職業道德帶動新風正氣

鄭 岩
2025年04月23日13:09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一切美好事物,往往都凝結著建設者的心血,蘊含著職業道德的光芒。日前,中宣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引導各行業各領域弘揚新風正氣,提升職業道德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人而無德,行之不遠。”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就把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明確推動踐行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此次印發的《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了職業道德建設的“任務書”與“路線圖”,對於帶動更多建設者競相涌現、提高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40余年練就高超技藝,焊接工高鳳林為火箭“焊心”,成就了一線工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傳奇﹔農民企業家王長義、王長信把誠信經營貫穿糧食購儲加銷各環節,不壓價壓秤、不缺斤少兩……來自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用行動詮釋:職業道德不是抽象的教條,而是融入日常的操守。對事業的追求、對人民的熱愛、對技能的鑽研,讓職業超越謀生手段,升華為對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積極貢獻。

職業道德具有時代性和歷史性。回望往昔,“高爐衛士”孟泰、“鐵人”王進喜、“一抓准”張秉貴等勞動模范成為中國人民精神夜空的點點繁星,他們的事跡家喻戶曉,他們的影響跨越時空,他們的精神永不過時。也要看到,時代日新月異,職業推陳出新,對人們的職業觀念、行為准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避免功利主義腐蝕精神堤壩,如何抵御“流量至上”侵蝕行業根基,如何防范“AI生成”帶來的法律困境……識變應變,豐富拓展職業道德內涵,才能不斷增強職業道德建設的時代性實效性。

近日,“工程師紅利”成為熱詞。紅利從何而來?來自於素質與技能的支撐,也來自於道德與品質的托舉。當前,我國正處於從人口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發揮人力資源潛力意義重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工智能的突破、大國工程的建造引人關注,躬耕田野的勞作、植根基層的服務同樣不可或缺。億萬建設者將職業道德融入日常,以優良行風帶民風、促社風,必將匯聚起推動時代前行的滾滾洪流。

道德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新時代職業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規范建設、教育引導、實踐養成、環境優化等層面作出部署,構建起職業道德建設的“四梁八柱”。其中,教育是根基,實踐是載體,環境是土壤。職業道德的培育不能等待工作后“抱佛腳”,而應體現在學校教育、職業培訓、社會引領、家庭教育等各個方面﹔不能停留於口頭宣教,而要在工作實踐中培育,在崗位練兵中磨煉,在各種職業儀式中激發﹔不能一味依賴個體自覺,也需鼓勵褒獎、懲戒約束、行風引領等。

臨近“五一”國際勞動節,為勞動者點贊、為奮斗者喝彩的聲浪愈發響亮。推動職業道德建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讓億萬勞動者堅守職業道德,為職業理想奮斗,正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底氣所在、信心所在。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