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機遇灣區,機遇港澳”:背靠祖國,港澳科創“振翅起飛”

走進香港數碼港,濃厚的創新氣息扑面而來。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科技……新興產業初創公司不斷涌現、快速成長,盡顯香港科創發展的澎湃活力。
澳門科創,同樣好風正起。在中藥質量研究、太空科學、健康科學等領域,澳門發展勢頭正好,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涌現,“科創”成為澳門的嶄新名片。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大灣區科技創新建設按下“加速鍵”,香港、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匯聚全球創新資源,不斷刷新科技創新的“成績單”。
港澳科創事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中央的大力支持。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多項中央惠港惠澳科技政策相繼落地,為香港、澳門的科創發展提供堅實依托和強大底氣。從中央財政科研經費過境支持港澳科技發展,到多個國家級科學基金項目向港澳地區開放﹔從港澳載荷專家首次入選國家預備航天員,到香港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獲得研究嫦娥月壤的寶貴機會……在發展科技創新的道路上,中央一直是港澳最強大的后盾和支撐。而這也為港澳產業轉型升級、拓展發展新空間、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注入了強勁動力。
面對科技創新帶來的重大機遇,香港、澳門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有效發揮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在加速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的同時,實現自身更好更快發展。近些年來,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將推動科創發展作為施政的重中之重,積極培育科創土壤、打造科創生態圈,科創產業“振翅起飛”。
雄厚的基礎科研實力,為香港科創發展提供了良好先天條件。香港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百強,國家兩院院士逾40人。香港高效的市場環境、成熟的金融體系和國際化的專業人才隊伍,為科技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和成長氛圍。特區政府連續推出多項扶持科創產業的政策,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再到生產應用,上中下游“全鏈發力”,投放大量資源,全力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對澳門來說,科創事業則步入了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澳門先后布局建設了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校產學研收入及專利項目數量均持續上升,並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科創企業家。《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未來5年內科創研發投入將不少於50億澳門元。這是澳門歷年來最高的科創投入金額,充分彰顯澳門發展科創的信心與決心。
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不斷推進,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關鍵要素加速流轉,為港澳科創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從聚焦人工智能、數據科學等領域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到瞄准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的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導引下,港澳正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向,積聚發展新動能。
過去,港澳青年談及人生規劃,大抵不離當地。如今,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平台,成為許多港澳青年“夢開始的地方”。借著科技創新發展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在大灣區闖出一片天地,在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杆,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當前,港澳科創事業發展生機勃勃,正迎來黃金機遇。只要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融入大灣區科創生態圈,港澳一定能充分激發科創活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相關新聞:
觀滄海·“機遇灣區,機遇港澳”:攜手創新,跑出灣區“加速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