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中國傳遞愛而不是關稅”

徐祥麗 付龍
2025年04月19日22:36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中國熱愛她的周邊國家。中國傳遞愛而不是關稅。”日前,習近平主席應邀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熱烈歡迎,有海外網友深情留下上述感言。

從中華文化“親仁善鄰”的仁愛底色,到民諺“遠親不如近鄰”的朴素道理,中國一直以行動傳遞愛的力量,詮釋睦鄰友好的文化基因。海外網友質朴的話語、濃郁的情感,既是對中國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的真切感悟,更是對中國身體力行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由衷贊嘆。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中國行勝於言。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到訪了周邊27個國家,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后首次出訪選擇的都是周邊國家。中國積極同周邊國家相向而行,走出了一條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

多少個百年夢想,攜手實現——中老鐵路,穿越崇山峻嶺,讓老撾從“陸鎖國”變“陸聯國”﹔多少次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緬甸大地震,中國救援隊在廢墟中救出被困近40小時的幸存者﹔多少人安居樂業,惠及萬家——中巴經濟走廊已帶動250多億美元直接投資,創造超過23萬個就業崗位……

以發展締造共同繁榮。中國已同周邊25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是1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2024年貿易總值6.99萬億元,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5.9%﹔中國同中亞國家建交以來貿易額增長100余倍,中歐(中亞)班列成為支撐國際合作的“鋼鐵駝隊”。

以文明滋養世代情誼。中越人文交流不斷深化,目前約有2.4萬名留學生在華學習﹔中老鐵路不僅是一條經濟線,更成為“跨國婚戀鵲橋”﹔魯班工坊在周邊多國落地生根,成為“一帶一路”上廣受好評的“教育驛站”﹔中國向多個周邊國家派出援外醫療隊,以仁心妙手澆灌友誼之花。

以擔當守護共同家園。中國同周邊17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面對非傳統安全挑戰,瀾湄執法合作破獲大量各類跨國犯罪案件﹔上海合作組織不斷擴員,體現維護和平、共謀發展的民心民意。

當前,世界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亂象頻出。“小船孤篷經不起驚濤駭浪,同舟共濟方能行穩致遠。”當關稅大棒扼殺貧弱國家的發展夢想,中國選擇用零關稅政策為33國農產品敞開大門﹔當保護主義筑起“小院高牆”,中歐班列已聯通歐洲25國227個城市以及亞洲11國百余城市,讓多國商品共享中國市場紅利。以心相交,中國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提供更多確定性﹔以義為先,中國始終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以行踐諾,中國不走國強必霸、恃強凌弱的歪路,以發展惠及世界,以責任贏得尊重。

“中國傳遞愛而不是關稅。”這句朴實話語背后,是中國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在變亂交織的世界中,以大國的責任與擔當點亮同舟共濟的希望之光。

(責編:仝宗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