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網評

人民網評:水清岸綠,讓美麗河湖不斷流淌“幸福”

譜鬆
2025年04月18日16:38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被譽為成都“母親河”的錦江,曾面臨嚴重的流域污染問題。自2017年開始,當地積極行動,統籌實施全線截污、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面源污染管理。如今,錦江流域優良水體率大幅提升,夜鷺、白頭鵯等成為錦江常客。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錦江的成功,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樣板和縮影。

把江河湖泊打造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國家“江河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人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河湖水流活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這得益於幸福河湖建設的積極推進。據介紹,目前全國各地已建成3000多條幸福河湖。

幸福河湖從何而來?首先是依托於制度創新。河湖保護治理,曾是困擾許多地方的難題。2016年、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2月,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厘清權責,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河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嚴格水域岸線管控,實施母親河復蘇行動……從長江之濱到黃河岸邊,30多萬名四級河湖長上崗履職,每條河流有了專屬“守護人”,讓我國江河湖泊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

治水之策、治水理念的改變,蘊藏著深遠的綠色發展考量。好生態,帶來的不僅是河湖生命健康、人居環境改善,還有生態、經濟、文化共生共榮的新圖景。

江河湖庫煥發新顏,讓百姓宜居宜業。湖南長沙在對圭塘河進行控源截污、生態修復的同時,推進景觀提升工程,使河畔成為融生態示范、運動休閑、文化藝術等為一體的城市景觀,成為市民健身休閑的熱門場地。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看得見的變化傳遞著民生溫度,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探索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在廣東揭陽,依托榕江幸福河湖建設,打造南溪水系旅游精品線路,年吸引游客超7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3000多個。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河湖+”“水利+”經濟融合發展模式,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點“水”成金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幸福河湖建設需久久為功。進入新發展階段,河湖保護任務依舊艱巨,人民群眾對“幸福河湖”的需求依然迫切。水利部等6部門在2024年底制定了《關於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從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5個方面進行部署。這將推動河湖面貌全面提檔升級,讓美麗河湖不斷流淌“幸福”。

從大江大河到家鄉小溪,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當每一條河流都成為幸福生活的載體,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將更亮、成色將更足。

(責編:尹深、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