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哲學意蘊(學術隨筆)

劉 軍
2024年04月16日06: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和最鮮明品格。堅持人民至上,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在發展理論上的創造性運用。

  為什麼人、靠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性質的試金石,也是把握一種思想理論精神實質與內在邏輯的根本立足點。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等一系列重要論述,以新的內涵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刻闡明了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內在動力、價值目標等問題,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深刻體現發展目的論、動力論、價值論的有機統一。

  從發展目的論來看,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了誰”的問題,強調發展為了人民,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闡明了發展的根本目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從發展的動力論來看,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依靠誰”的問題,強調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創造精神,匯集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揭示了發展的內在動力,體現了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從發展的價值論來看,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由誰享有”的問題,強調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闡明了發展的價值目標,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同時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和發展中的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物質產品﹔不斷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民主權利﹔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繁榮文藝創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出“精准扶貧”理念,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多的人在美麗中國建設中享受到藍天白雲、清水綠岸、鳥語花香﹔等等。在這一過程中,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個方面,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包含一系列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思想理念,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良性互動。實踐証明,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一定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6日 09 版)

(責編:衛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