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人民藝起評

人民藝起評:《歡迎來到麥樂村》,援外醫療隊暖化萬眾心

夏沐
2023年12月06日09:30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有抵達就有離開,有離開就有抵達。一屆屆的醫療隊來了,又離開了,但麥樂村永遠都在,一批批醫療隊員在非洲大陸持續書寫著救死扶傷的壯美篇章。電視劇《歡迎來到麥樂村》以其輕喜劇的風格呈現非洲大地上的中國故事,受到觀眾的好評。

      “麥樂”在斯瓦希裡語中意為“永恆”,象征著中非友誼地久天長的美好願景,不知不覺間,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已走過60年的歷程。在該劇中,我國援外醫療隊的奉獻精神、醫者無國界的專業情懷和醫療隊與當地人民的友好情誼通過麥樂村的點點滴滴一一呈現給觀眾。

      在敘事手法上,《歡迎來到麥樂村》打破了常規主旋律故事的創作套路。無論是不計一切代價為病人開展手術,還是努力改進非洲落后護理方式,抑或是種菜園、修水電、採購生活物資這樣的瑣碎小事,該劇均自然地帶領觀眾感受著中國援外醫療隊“不畏艱險、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同時,將敘事重心放到展示這群獨特的援外醫療工作者身上,也讓自帶懸念、牽涉生死的醫療元素變成推手,將故事變得更加跌宕起伏。

      國雖有界,醫者無疆,救死扶傷是中國援外醫療隊員的初心、也是使命。《歡迎來到麥樂村》融入了醫療工作者團隊與非洲當地人民的感人故事,通過演員們真情實感的表演,將醫者仁心、大愛無疆情懷的中國援外醫生群體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馬嘉決定援非前,岳父的一句“做中國的白求恩”不禁催人淚下﹔一直缺席女兒成長過程的江大喬何嘗不感到遺憾﹔剛新婚就被外派的兒科醫生彭偉﹔作為援外夫妻檔隻能拼床睡覺的武梅兩口子,劇中諸多細膩的情感令人動容。

      從在桑納宣傳針灸推拿等傳統中醫文化,到積極努力地在當地醫院推行肝素帽的使用,再到為防范人為醫療事故提供專業建議。中國醫療隊秉持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盡心盡力向桑納醫療人員介紹先進技術,因地制宜地制定護理規范制度,舉辦講座培訓傳授醫療經驗,爭取為當地人民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可以說,《歡迎來到麥樂村》聚焦了一批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形象,其體現的不僅僅是醫療援助工作,更是中國負責任大國擔當的真實寫照,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當然,從目前已播劇集可見,該劇仍有一定提升空間。比如,該劇情節奏推進相對較慢,尤其是前5集內容均為講述職場矛盾和瑣碎日常,略有拖沓之感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劇集的高潮呈現與緊張感營造。同時,劇中角色形象也可以更加豐富和立體,除了主角馬嘉和江大喬,其他角色的形象和性格特點可以更為突出,以利於更好地展現人物性格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上述微瑕也為日后同類型題材劇集提供了借鑒與參考。

      不以山海為遠,心連萬裡共好。作為一部講述中非友誼故事的作品,該劇不僅展示了我國醫療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更是向無私奉獻的中國援非醫療團隊的致敬。

(責編:趙春曉、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