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鑄魂 奮進新征程 第三屆“人民紅”網評大賽參賽作品
我們所行之“道”

縱覽歷史,中華民族對“道”的理解深刻且意蘊豐富:從“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儒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再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解讀萬物本源的邏輯之道,這些論述無不筑就中華文化與思想發展的精神鈣質。
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堅船利炮轟醒江河日下國家的舊夢,神州沉陸,中國仁人志士在半殖民半封建的風雨飄搖中奔走相呼、櫛風沐雨,中華民族各階層、各組織在新舊交替的中外文明沖突中迫切尋找到一線光明。洋務運動、農民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的擁躉相繼登場又落幕,我們意識到,世界不再是那個世界,中國不再那個中國,我們堅信之“道”不再行之有效,傳統的“道”成為將我們與世界文明隔絕的阻滯屏障。中國如何得一真正屬於自己的“道”?
五四新文化運動一掃陰霾,力改時局,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拂去蒙塵,中國革命事業與未來文明霽月光風。在始終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發展中篳路藍縷、架海擎天,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擘畫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宏偉願景。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揆諸當下,時和年豐,葳蕤蓬勃,中國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堅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變革理論,在變革理論與實踐奮斗中越來越得繼承、發展、創新之道。
從按圖索驥全盤學習馬克思主義到將其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始終堅持武裝具有旺盛活力的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我們牢固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堅定信念,堅持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中國開創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道路﹔我們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的政治品格,肩負消滅剝削壓迫的使命擔當,恪守實現人民物質和精神全面自由發展的奮斗目標,中國發揮了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發展和改善了民生,健全了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在增進民生福祉事業中蹲厲奮發,踵事增華。
從探索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方法的“無”到改革開放后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中國始終堅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奮輯篤行、久久為功。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中國共產黨的“趕考”道路,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實干之路,是漫漫求索敢換新天的創舉之路,是自強不息篤行不怠的奮進之路。新時代取得的偉大成就是黨帶領、團結全國人民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是在奮斗實踐中攻堅克難出來的。震撼生動的“中國故事”、果敢沖鋒的“中國脊梁”、閃耀世界的“中國成就”、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無不彰顯著“實干興邦”“踔厲奮發”才是新時代奮斗者能夠“屹立潮頭續遠航”的制勝妙門。“夢想照進現實,隻因奮斗從未停歇。”
沒有在實踐中檢驗的認識是不能奉為真理的,理論沒有指導現實實踐是空有軀殼的。我們的“道”,絕不是歷史、民族虛無主義,絕不是教條、形式主義,而是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發展著的、創新著的理論﹔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以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又檢驗和發展理論的循環上升的過程。理論吹響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實踐凝聚推進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歷史和實踐証明:勝利從來不是僅靠“道”上的敲鑼打鼓的口號喊出來的,“道”上的修道者、趕路人履踐有為方得進而致遠。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風暴驟雨曾將道路摧毀,我們卻再次涅槃重生。走在這條絕無僅有的道路上,我們一路高歌一路起舞,堅信平蕪盡處是青山,勝景風光在前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