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把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變成穩崗擴崗的“發展紅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更是關系發展穩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近日,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北京市發布《關於本市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全市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在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的情況下,“真金白銀”的投入有助於緩解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難和企業招聘難並存的問題,在穩定企業經營的同時鼓勵帶動更多就業。
今年以來,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整體呈下降趨勢。1—6月,我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7%。8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總的來看,一方面要正視問題:隨著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歷史新高,青年群體中一些人在求職過程中對就業的期待和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就業壓力有所加大﹔另一方面也要保持定力,隨著經濟恢復持續顯效、穩就業政策不斷發力,對就業的支撐能力繼續增強,企業用工需求擴大,勞動力市場趨於活躍,就業形勢整體保持穩定。
穩就業的關鍵,在於穩經營主體。企業是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實現就業的重要渠道,千方百計穩存量、擴增量,就要更大程度調動企業用人的積極性,讓企業有能力更有動力為青年群體提供就業崗位。此次北京市在全市范圍內,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補貼1000元的標准申請享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值得一提的是,申領補貼無需企業跑腿,全程實現“一網通辦”,真正把服務送到關鍵處。從更長遠的意義來看,把國家對青年群體就業支持的“政策紅利”,轉變成推動企業穩崗擴崗的“發展紅利”,可以極大幫助企業減輕負擔、增加后勁,從而進一步擴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場信心。
也要看到,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高質量就業,針對性的政策制定很重要,精准對接、落細落實也同樣重要。這就既要企業招才引才,也要靠各方面主動作為。有的學校幫助學生進行職業測評和職業畫像,實行校企導師制度,增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實現高校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的目標﹔有的地方開展“學子家鄉行”“探崗小分隊”等活動,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讓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選擇、有平台,暢通就業渠道,等等。事實証明,青年群體就業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積極的就業政策,可以幫助企業拓寬用人需求,促使高校畢業生等提升職業技能,在供需結合中增強就業的適配性穩定性。
就業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要抓好。從真金白銀的投入,到真心誠意的服務,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就一定能穩住就業基本盤,讓更多青年群體找到根植未來的沃土、放飛理想的舞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