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人民時評)

朱海龍
2023年09月26日06:1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智能“防跌衣”通過芯片感知可自動實現跌倒監測,智慧窗帘在雨天能感知濕度自動關窗,智能眼鏡通過“讀”圖幫助視障人群“看”見世界……在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展館裡,各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盡顯科技魅力,人們真切感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而想象智慧生活的未來圖景。

  習近平總書記向2023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致賀信時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持續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近年來,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提速升級,數字產業化規模持續壯大。《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雙向奔赴”,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澎湃的新活力、新動能。

  以數字化賦能,提升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可以促進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通過“線下生產+線上數據分析”模式,傳統產業能夠在規模化生產之外,探索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比如,先生產小批量產品投放市場,再通過數據分析細分需求決定是否擴大生產。這種“輕資產、快反應”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增加了產品研發、制造和流通的彈性,能幫助解決傳統供應鏈模式下機會成本高、運轉周期長等問題。這樣的生產變革,能夠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供需精准匹配,是一種更加適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能讓中小企業以“小單快返”的新模式輕裝上陣,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以數字技術驅動,提高整個產業鏈條的協作化程度,能促進傳統產業聯動轉型、跨界合作。為了緩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陣痛”,一批工業互聯網企業積極利用新興技術手段,共同培育行業數字化新生態。比如,有的雲平台為超過5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從研發到生產的全周期服務,突破原有組織、技術、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隸屬於不同組織的工程師協同推進這些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效解決他們缺資源、缺技術、缺人才、缺方案等難題。

  借助數字化力量對傳統產業的生產流程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能為實體工廠帶來質的改變。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一家電梯工廠實現智能升級后,目前已經可以做到2分鐘生產1台電梯。在生產端,可通過數字平台對產品進行從設計到發運的全過程在線質量監測和管理,實現制造效率、質量等級與環保效益的多重提升﹔在售后端,可借助“工程大腦”,應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時對電梯的運行狀態進行精准捕捉,以最快速度維修,確保電梯正常運行。積極應用數字技術,既能推進企業設計、生產、制造、運輸、服務、售后等全流程變革,也有助於推動企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發展空間。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已成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民生福祉的新引擎。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走深走實,就能不斷催生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事物、新技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6日 05 版)

(責編:白宇、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