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第三屆人民網評大賽>>優秀作品

凝心鑄魂 奮進新征程 第三屆“人民紅”網評大賽參賽作品

“村BA”火爆出圈,凝聚鄉村振興力量

梁鑫
2023年09月22日14:13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隨著鄉村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提高,精神文明繁榮發展“村BA”“村超”體育賽事興起,如此“現象級”的體育賽事不僅展現了村民們對於籃球運動的激情,更是為鄉村振興的持續推進助力。

鄉村體育賽事的舉辦,從接地氣的“村BA”賽事中,體現農村地區人民對於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的需要。隨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政策的推進,全國各地農村地區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老百姓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強烈追求,各地特色體育賽事興起。在過去,由於農村物質生活條件匱乏,農民的體育觀念滯后,體育意識較淡薄。農民認為“勞動就是鍛煉”“沒病就是健康”。加之鄉村體育發展缺乏專業設備、場館和人才指導,以及鄉村“空心化”現象嚴重,鄉村體育漸漸成為鄉村振興的薄弱一環。如今,隨著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農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明繁榮發展,作為民間孕育的產物,鄉村體育賽事廣泛興起,群眾基礎愈加深厚。

“村BA”推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不少觀眾從河南、廣西等地慕名而來,就是為了看一場接地氣的“村BA”。“原生態”“農家樂”“農村旅居”等深受人們青睞,地道的方言解說、少數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和農產品獎品使這場“村BA”“村”味十足,觀眾沉浸其中細細品味當地的民風民俗。網絡媒體直播,推動鄉村體育賽事的持續“出圈”成功將台盤村推到了互聯網的頂流,抖音直播不僅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同時直播帶貨也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提升了,又反過來促進社會效益的增進,在良性的循環之下,鄉村文化的征途之路才有不竭的動力。

在沉浸於濃烈的比賽氛圍時,我們也要注意賽事的短板,積極解決其中存在的裁判員緊缺、組織能力不足等問題,努力尋求鄉村體育蘊含的“接地氣”與賽事舉辦規范化之間的平衡,以促進鄉村賽事的長足發展。然而目前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仍存在許多短板,存在組織能力不足、缺少專業人員指導等問題,難以將賽事規范化、常態化。當地政府應加大對鄉村體育的人才投入與人才培養,挖掘推廣更多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為民眾創造參加的機會和條件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各地政府的配合,投入更多的精力到體育文化建設上來。

鄉村振興不斷發展壯大,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帶領之下,人民生活水准不斷提高,特別是農村地區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提高生活水准,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村BA”是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文化發展的典范,也為各地特色文化的繁榮想了一條新出路,邁上了一條新的大道。在鄉村文化新征途上,就要做到腳踏實地,為文化發展筑基石,名利雙贏,為文化繁榮注動力,持續創新,為文化煥新鋪新路。

(責編:徐玉涵、曲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