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証明我們的防控措施科學有效(人民論壇)
近期上海市疫情每日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下降,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得到有效遏制﹔截至5月9日,80%以上感染者已經治愈出院,在院治療人數低於7000人﹔商貿領域企業逐步推進復工復產,城市“煙火氣”正在漸漸回歸……經過各方共同努力,上海疫情走勢趨穩向好,疫情傳播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這是對“動態清零”的科學性、有效性的有力印証,是對“躺平”論調的有力反駁。
今年2月底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疫情點多、面廣、頻發,我國疫情防控工作面臨武漢保衛戰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面對疫情反復沖擊,一些偏頗的聲音值得警惕,或是認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比例高,可以選擇“放開”﹔或是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難防,不如一放了之﹔或是認為防疫成本高,沒必要“大動干戈”。凡此種種,就是認為可以採取與病毒共存的所謂“躺平”策略。對此,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動態清零”才是最佳方案,“躺平”必將付出巨大代價。
衡量一種大流行疾病的危害度時,群體的視角最為重要。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總體進展順利,但老年人、兒童的疫苗接種率還不夠高,6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人數僅佔老年人口的81.67%,疫苗接種率尚未形成足以抵抗重症和死亡的屏障。以我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果放任疫情傳播,勢必出現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進而擠兌全國的醫療資源,最終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不可承受的損失。同時,放鬆防控將大幅提升病毒變異風險,而新的變異毒株出現后又可能帶來新的威脅。
事實上,一些國家之所以選擇放開防控,是由於找不到控制疫情的理想策略,加上經濟下行、抗疫疲勞心態等復雜因素,“躺平”實際上是無奈的選擇。然而,隨即帶來的后果是病例數激增、死亡病例數高企。有的國家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計劃,在法律意義上解除所有限制措施后,疫情持續惡化,感染水平升至歷史最高,給醫療衛生系統帶來沉重壓力,目前其醫療體系仍處於艱難運轉的狀態。有的國家由於放任病毒傳播,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超過100萬例,且有超過20萬名兒童因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身亡,不幸淪為“新冠孤兒”。在全球疫情尚未出現實質性好轉時,就選擇“躺平”,無疑是對科學的漠視,對抗疫斗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的輕視,對公眾生命權和健康權的極端不負責任。這也啟示我們,“躺平”不可能“躺贏”,必會喪失我國前期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從經濟角度而言,對凶猛疫情採取嚴格防控措施,難免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的暫時影響。但必須認識到,隻有疫情被有效控制住,經濟發展和正常生活才能具備有利條件﹔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經濟發展所受影響就越小。我們應該自信地看到,我國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2020年,正因為我國在世界上“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才最終在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2021年,我國經濟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增速高於上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這無可辯駁地証明,有效的疫情防控是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穩固的防疫成果可以為經濟增長營造穩定安全的發展環境。選擇“躺平”,疫情勢必會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沖擊,勢必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躺平”沒有出路,堅持就是勝利。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近日刊登文章指出:“如果計算最終的死亡人數,中國的死亡率很可能會低於大多數國家,而且為此付出的代價也小得多。”環顧全球,目前仍具備“發現一起、扑滅一起”條件的國家屈指可數,“動態清零”仍是現階段基於我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實踐証明我們的防控措施科學有效。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抓早抓小抓基礎,發現一起、扑滅一起,我們必能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3日 03 版)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