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有利條件,保持戰略定力(人民觀點)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①
“開門穩”的成績單充分說明,我國經濟具有“穩”和“進”的鮮明特征,同時“穩”的基礎在不斷加固,“進”的動能在不斷集聚
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會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不會改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中國具有迎難而上、爬坡過坎的能力,沒有什麼能阻擋中國前進的堅定步伐
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強調“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扎實穩住經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指出“要堅持辦好自己的事”,對於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今年一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高於去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於去年四季度2.6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0.7%……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復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有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實現平穩開局。“開門穩”的成績單充分說明,我國經濟具有“穩”和“進”的鮮明特征,同時“穩”的基礎在不斷加固,“進”的動能在不斷集聚。
當前,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同時更要看到,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體量大、回旋余地廣,又有超大規模市場。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經濟發展遭遇偶然事件的沖擊,可能出現短期的波動,但決定長期發展的還是經濟基本面。實踐証明,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良好態勢不會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不會改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我們完全有信心、有底氣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持續快速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有長期穩定的社會環境”“有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概括我國發展仍具有的“五個戰略性有利條件”,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戰略性有利條件,意味著不是一般性的有利條件、不是一時半時的優勢,而是對於發展全局、長遠走向有著關鍵影響的主要有利條件。把握有利條件,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奮勇前進,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我們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的關鍵。
把握有利條件,保持戰略定力,必須堅定必勝信心,穩定各方預期,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要看到,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但我國經濟“穩”的基礎沒有改變、“進”的動力依然充沛。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是駕馭復雜局面、治理宏觀經濟的根本政治保障。宏觀政策穩健高效、調控體系協調聯動,是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重要依托。我國經濟的強大活力潛力,是促進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的堅實基礎。准確判斷、科學謀劃,抓住用好戰略性有利條件,我們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發展目標任務。
把握有利條件,保持戰略定力,必須迎難而上、敢於斗爭,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團結奮斗向未來。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扭住“穩”的關鍵點,找准“進”的切入口,以“穩”更好地求“進”,以“進”更好地促“穩”,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展現穩中求進的定力之堅。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要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讓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加強統籌協調,堅持系統觀念,精准把握好調整政策和推動改革的時度效,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經濟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中國具有迎難而上、爬坡過坎的能力,沒有什麼能阻擋中國前進的堅定步伐。准確把握有利條件,堅定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記“國之大者”、錨定戰略目標,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我們就一定能夠保持宏觀大局穩定,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1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