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網三評“種草筆記”之一:真實豈能隨心所欲

舒曉
2021年12月01日09:52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小字號

出去吃個飯,內容社區中拍著胸脯保証的美食推薦,一口吃下去簡直懷疑人生﹔網上購個物,素人博主信誓旦旦的好物分享,讓人對 “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天差地別有了更刻骨的認識﹔出門旅個游,“種草筆記”裡如夢如幻的人間仙境,竟然只是一層“鬼斧神工”的人工濾鏡……現如今,一些主打真實和分享的“UGC(用戶原創內容)”平台,正在淪為天花亂墜的營銷軟文集中地,不僅無助於提升消費體驗,還成了槽點滿滿的重災區。

“種草”是一個網絡流行語,含義大致可以歸納為,通過在網上分享自己認可的信息,促使他人產生認同。“種草”流行,源於掏出真金白銀前,不少人都有貨比三家的習慣,都想聽聽“過來人”的建議。正是瞄准這一互聯網新藍海,很多UGC平台在空前激烈的電商競爭中異軍突起,催生了過億級別的內容分享社區、消費決策平台。隨手一翻,似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在這裡打撈到商品價格、使用體驗、注意事項等獨具慧眼的內容,反過來也樂於為他人提供真誠的建議和幫助。這種基於信任的信息共享、情感共鳴、社區互動,是UGC平台發展壯大的比較優勢,也是其在網絡潮流中站穩腳跟的立身之本。

但是,真實才是構建信任的前提,體驗才是黏性持續的關鍵。倘若打著“高質量筆記”“高品質生活”的旗號,實際上干的卻是商業營銷、品牌推廣的買賣,那麼損害的就是平台的商譽,透支的就是消費者的信任。“你愛看的‘種草筆記’,可能是3塊錢1篇”“我才60個粉絲,就有人給我發私信問接不接推廣”“第一段用‘我’寫提高真實性,第二段突出賣點,第三段加深印象”……這些圖片P了又P、文案改了又改、濾鏡換了又換等套路化、格式化、模板化的操作,促使曾經皆大歡喜的“避坑寶典”,事實上淪為願者上鉤的“坑人指南”。

平心而論,客觀評測與主觀評價是一對固有矛盾,內容分享與消費導向也很難嚴格區分。隻不過,“種草筆記”也好,“種草代發”也罷,拒絕上當受騙是消費者的底線也是紅線。

互聯網時代,越是充斥著各種虛擬信息,越能襯托出真實的難能可貴。當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不過關的時候,再巧的營銷、再美的濾鏡、再多的口舌都是徒勞。所以對消費者來說,選擇真實還是虛假,這從來都不構成一個問題。“種草”由心,“拔草”自願,唯有真實不能隨心所欲。

(責編:庄紅韜、付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