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對年底不立案“零容忍”
“人民法院將堅決鞏固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全面整治年底不立案問題,對依法應當受理的起訴,切實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1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國法院整治年底不立案工作相關情況,釋放出對年底不立案“零容忍”的堅決態度。
立案作為審判的前提和基礎,是啟動司法程序的開關。隻有對符合受理條件的起訴,依法及時立案,才能有效發揮司法定分止爭職能作用。2019年以來,全國法院以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為引領,深化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改革,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四級法院全覆蓋,平均當場立案率超過95.7%,帶給人民群眾更多可觀可感的司法獲得感。
然而部分法院存在年底不立案的現象,其不僅嚴重損害當事人訴權,與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要求相違背,還成為立案登記制的一塊“短板”。年底不立案問題成因復雜,既受案多人少、審判執行壓力大等客觀因素影響,也與思想認識不到位、制度執行監督不徹底、考核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密切相關。司法實踐中,主要表現為搞變通限制立案、不立不裁、限號立案、拖延立案、增設立案門檻等。
整治年底不立案問題,需要多維度綜合施策形成“組合拳”,才能推動整治工作走深走實,實現標本兼治。在暢通立案入口方面,應充分尊重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立案需求,完善現場立案、自助立案、網上立案、巡回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務等立體化訴訟渠道﹔同時嚴格規范立案流程,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嚴格落實一次性全面告知要求。此外,決不能為了追求年終結案率、訴前調解率等變相不立案,更不能搞“結案指標美容”。
加強立案監督是整治年底不立案問題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人民法院立案偏離度預警系統,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全景展現全國法院立案數波動情況,預警通報波動異常、立案偏離度大的法院,對加強內部監督提供數據支持。在外部監督方面,應進一步暢通不立案投訴舉報渠道,並明確責任人、整改要求、完成時限,確保投訴舉報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整治年底不立案,不僅是要打通鞏固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最后一公裡,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年底立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更是持續鞏固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決不讓“立案難”問題反彈回潮的應有之義、有力之舉。司法為民沒有終點,鞏固深化立案登記制改革成果永遠在路上,惟有將“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司法為民理念貫徹始終,才能更好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