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二十二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心系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無私奉獻,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更需要繼承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需要繼續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領域實現並跑領跑,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科技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全國科技界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長期以來,從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輩科學家,到陳景潤、黃大年、南仁東等一大批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杰出科學家,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借精湛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野,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這六個方面,構成了科學家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充分証明,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對於進一步鼓舞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踐行者、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者,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具有重大意義。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大力弘揚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堅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著力攻克事關國家安全、經濟發展、生態保護、民生改善的基礎前沿難題和核心關鍵技術﹔大力弘揚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敢於提出新理論、開辟新領域、探尋新路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解決受制於人的重大瓶頸問題上強化擔當作為﹔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把熱愛科學、探求真理作為畢生追求,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辨、理性質疑,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良好風尚中率先垂范﹔大力弘揚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靜心篤志、心無旁騖、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數十年磨一劍”的苦功夫﹔大力弘揚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強化跨界融合思維,倡導團隊精神,建立協同攻關、跨界協作機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大力弘揚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善於發現培養青年科技人才,敢於放手、支持其在重大科研任務中“挑大梁”,甘做致力提攜后學的“鋪路石”和領路人。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科技強國。在新的偉大征程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把握大勢、搶佔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勇於創新、頑強拼搏,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能夠為建成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2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