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裡程碑(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專論)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08日04: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內容提要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黨如期兌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庄嚴承諾,為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更堅實基礎、提供了更強大底氣,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凝結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的智慧和汗水,是我們黨矢志不渝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歷史見証,為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提供了更強大的底氣。

  中國共產黨的庄嚴承諾如期兌現

  小康,寄托著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對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期盼。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社會、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融入自身的奮斗目標和行動之中。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開始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改革開放后,我們黨在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中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發展藍圖。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多次使用“小康之家”“小康的狀態”“小康水平”“小康的國家”等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黨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戰略,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進入21世紀,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和人民需要,對“小康”的內涵和要求進行豐富和拓展。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了庄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寬廣的戰略眼光、深邃的歷史思考和強烈的使命擔當,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我們黨注重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使小康成色更足、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庄嚴承諾,在我們黨的接續奮斗、不懈努力中如期兌現。

  向著民族復興宏偉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探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意味著我們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邁出關鍵一步。

  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九大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提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即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基本實現現代化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正是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進程中,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物質、精神、制度等各方面,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保障、開辟廣闊發展空間。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取得顯著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注重發展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深刻總結治國理政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培育發展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政治保証。“四個全面”是一個有機聯系、環環相扣的整體。在建黨100周年之際,我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分表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科學戰略布局。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都會帶來認識上的深化、理論上的升華。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的進程中,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日益深化、把握更加全面。通過深入分析我們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究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黨對如何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比如,我們黨強調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再如,我們黨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為我們在新的征程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和啟示。

  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意味著飽受磨難的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歷經滄桑的中華民族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也意味著世界上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進步力量的壯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通過不懈奮斗實現的,也是在與世界各國的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中實現的,造福的不僅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也給世界人民帶來更多福祉、機遇和信心。

  當前,我國經濟總量超過100萬億元,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7%以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2年超過1萬美元,為全球提供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准計算,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減貧人口佔全球同期減貧人口的70%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增添了強大信心。我們黨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世界開放合作打造平台、注入動力。我們黨不僅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而且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問題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攜手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人類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的共同課題,但實現一個什麼樣的現代化、如何實現現代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選擇。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走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成功實踐表明,如何實現現代化並沒有固定模式,每個國家都可以立足本國國情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的偉大征程。我們已經在這一偉大征程上交出了歷史性答卷、樹立起重要裡程碑。面向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必將在這一偉大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執筆:夏文斌)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08日 09 版)

(責編:岳弘彬、郝江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