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1+1:網民社交賬號“見鬼”,是什麼鬼?

蔣萌

2020年09月14日14:54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許久不用微博卻點贊關注不認識的人、淘寶收藏出現沒看過的商品和店鋪、微信賬戶反復提示異地登錄……許多網民反映自己的社交或購物賬號發生“靈異事件”。網絡安全專家提醒:無故出現“非本人異常操作”,一定是賬號出現安全風險。換言之,賬號被盜用。

賬號被盜,原因多種多樣——密碼口令簡單被破解,不當下載軟件遭木馬病毒攻擊,掃碼清理“僵尸粉”反被“鬼附體”,落入免費WiFi陷阱被人窺探,用戶數據被惡意劫持……不法分子挖空心思盜人賬號,某些網民不經意“中招”。

隨之,1500元買1萬個淘寶網店真人粉,提供各網絡購物平台“一站式流量解決方案”,微博“真人”分享、點贊、評論、漲粉等“業務”粉墨登場。從盜用賬號,到操控流量,再到流量交易,網絡黑灰產業令人警覺。

在流量交易的背后,一些網店制造虛假繁榮,利用從眾心理,誘使真買家上鉤﹔一些博主靠“買粉”打造“網紅”,謀求廣告代言、直播帶貨等利益。某些商家和博主藉此“出位”,賺得盆滿缽滿。被盜賬號的網民則在不知不覺中淪為“流量傀儡”,還可能被虛假流量蒙蔽,淪為被割的“韭菜”。

許多網絡賬戶還綁定個人銀行卡,社交賬號蘊含人脈資源和個人信用,一旦被不法分子盜用或實施詐騙,后果更不堪設想。

《網絡安全法》第四十四條明確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執法機關和管理部門責無旁貸,必須嚴厲打擊包括盜取、操縱、販賣他人信息和網絡賬號在內的違法行徑。同時,還應協調有關單位和平台,積極提升技術防范措施,努力彌補可能存在的漏洞,順藤摸瓜查處不法商家,從源頭斬斷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網民也當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在密碼設置、軟件下載等環節多長心眼,警惕某些所謂的“免費餡餅”,更不要貪圖小利出讓個人賬號。提高安全意識,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著眼,越來越多網民做好分內事,對提升網絡安全的整體水平大有脾益。

面對“流量為王”,社會也要更加理性。流量可以作為衡量事物的一個指標,但不應是唯一指標。更要警惕別有用心者利用流量從事不法企圖。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 。國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鮮事。你評,我評,眾人評,百花齊放任君看。觀點各有不同,角度各有側重,隻要我們尊重客觀、理性公正。

(責編:蔣萌、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