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景區大整改后還需“深整治”

2019年11月13日08: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景區大整改后還需“深整治”

  長期以來,對問題景區的整改雖然以問題為導向,但基本上以治標為主。比如對於景區過度商業化,整改主要是取締商業區和廣告,並沒有觸及問題核心。一些地方景區過度商業化的根源,主要在於旅游開發體制機制混亂,大整改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理順旅游開發體制機制,激發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文化和旅游部今年部署開展了文化和旅游市場整治行動、A級旅游景區整改提質行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文化和旅游市場整治暨景區服務質量提升電視電話會議,通報“體檢式”暗訪評估等有關情況。市場整治行動期間,全國共檢查經營單位52萬余家,責令停業整頓715家,吊銷許可証113家。在景區整改提質行動中,全國復核A級旅游景區5000多家,1186家景區受到處理,其中405家受到取消等級處理。

  今年以來,各級各地旅游主管部門對景區的整治力度明顯超過了往年。2018年,全國200多家A級旅游景區受到取消等級、降低等級、嚴重警告、警告等處理。而在今年,現在離年底還有一個多月,僅受到取消等級處理的景區就多達405家,堪稱前所未有的“大整改”。

  上述數據反映出整改的總成績,其實個案整改也讓人印象深刻。比如山西喬家大院今年被“摘牌”后,暫停運營10天進行整改,受到省、市、縣三級政府高度重視,不僅過度商業化等長期問題得到整改,而且相關領導被約談繼而公開道歉。類似整治顯然是公眾希望看到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具有很強的出游意願,也有較強的旅游消費能力。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出游達4次,國內旅游人數超過55億人次,今年旅游人數隻會更多。但部分景區服務質量與游客期待差距較大,甚至存在安全隱患。隻有對景區特別是問題景區進行大整改,才能有效提升游客體驗。

  對景區進行大整改,有助於促進旅游業大發展。盡管旅游業各項數據每年都保持較快增長,但如果景區服務質量更高,可以說旅游人數、旅游收入、旅游對GDP綜合貢獻成績單一定比現在更漂亮。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景區服務好,更多游客才願意旅游消費。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年全國復核A級旅游景區5000多家、1186家景區受到處理,如此大整改抓住了進一步發展旅游業的“牛鼻子”。隻有通過大整改全面提升景區服務質量,才能對國內外游客更有吸引力。不過,景區大整改如何深入推進,又是一個新命題。

  比如,大整改如何保持連續性值得思考。今年市場整治行動期間,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120余萬人次,檢查經營單位52萬余家,立案調查8300余件,罰沒款4100余萬元……有關方面整治態度值得贊賞,但能否每年都保持這樣的執法強度,對各地執法部門是一個嚴峻考驗。

  對於公眾來說,當然希望年年都有大整改,但需要制度、機制、人力、物力提供支持。今年,是通過“體檢式”暗訪評估來治理,這種方式需要堅持。此外,提升景區服務質量能否與游客體驗有機結合起來值得思考,若以游客體驗作為治理標准,既省治理成本又體現游客至上。

  大整改能否向深層次問題“動刀”?長期以來,對問題景區的整改雖然以問題為導向,但基本上以治標為主。比如對於景區過度商業化,整改主要是取締商業區和廣告,並沒有觸及問題核心。一些地方景區過度商業化的根源,主要在於旅游開發體制機制混亂,大整改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理順旅游開發體制機制,激發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所以,景區大整改之后還需要進行“深整治”,從監管體制到運營體制都需要深化改革。否則,大整治之后一些景區既有可能重犯老毛病,還有可能滋生新問題。這隻會讓監管部門陷入疲勞作戰,也會讓游客對景區服務質量提升缺乏信心。

  景區如何進行“深整治”,既需要頂層設計和頂層推動,也需要各地政府部門和旅游景區積極探索銳意創新。

  本報特約評論員

(責編:仝宗莉、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