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直面結婚率,背后的現實焦慮

李詠瑾

2019年09月19日08:13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直面結婚率 背后的現實焦慮

如果錢鍾書先生活在當下,一定會忍不住重新修訂他的《圍城》,其中那句赫赫有名的“婚姻像城堡,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就脫離於當下現實。聯想到如今越來越攀升的離婚率,城裡的人是不是想逃出來我們暫且不論,隻說說城外的人,如今倒未必都想沖進去了。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聯合提供的數據顯示,從全國范圍來看,2018年的結婚率僅為7.2‰,創下了近10年來的新低——越來越多的人徘徊在婚姻這座圍城的門口“興嘆”。表面上看,跨進這道城門,仿佛隻隔著與對面相親對象之間的那張小小咖啡桌,實際上卻因為種種社會經濟文化因素而隔著關山萬重遠。

縱觀近年來,促進結婚率提升和人口增長的各種政策接連出台,不管是在宏觀層面上放開二孩政策,縮減或取消晚婚晚育優惠,還是最近有人大代表和專家提出將男女結婚年齡分別下調至20歲和18歲,其出發點都是希望提升青年人群的婚育熱情,而實際卻收效甚微。迫切想結婚的人不受上述政策調動也會積極結婚,而原本缺乏積極性的人群再怎麼調動也激發不起相應的婚育熱情。特別是晚婚晚育優惠政策的縮減或取消,讓一眾大齡單身人士的婚育迫切性更是雪上加霜。面對專家提出的“將男女結婚年齡分別下調至20歲和18歲”,圍觀群眾更是紛紛吐槽:“你以為我們不結婚的原因是因為年齡不到18歲?”

縱觀各路網友對這一提議的熱議,否定的原因大致集中在結婚花銷所要算的經濟賬上,表面上的“喊窮”也許僅僅只是一種戲謔,但其背后卻涌動著更為復雜的社會因素。也許純粹以愛情相結合的婚姻並不能與房子、車子等現實問題緊密挂鉤,但我們不可忽視的是,“婚姻”這一社會關系本應建立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現實基礎之上,即使能說服年輕伴侶們不必計較眼前一時的物質得失,但長遠來看,緊隨其后所面臨的生育成本、下一代的教育成本、醫療成本以及對夫妻雙方職業規劃的長期影響等,依舊是一系列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專家們建議“年輕人18歲就可以結婚”,殊不知18歲的孩子正處於高考前后,彼時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完全成熟,如果在高考這一人生的關鍵點上憑一時的荷爾蒙沖動去結婚,對個體的長遠發展可謂腰斬式摧殘,更遑論又何來經濟基礎保障即將匆匆而來的下一代?難道要讓此時40多歲的父母不但要為剛成年的子女操心,還“榮升”祖父母被迫扛起再下一代的養育任務?更別說在如今老齡化的社會壓力下,還有雙方家庭的老人需要贍養。幾乎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將男女結婚年齡分別下調至20歲和18歲”的建議成真,如今40至50歲左右的中年人將成為生活壓力爆棚、幸福感最低的人群。

如果把“結婚率低下”這一問題放到更大的社會趨勢中來剖析,如今的就業發展、養老保障等與傳統婚姻休戚相關的經濟結構性命題早已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傳統中“男性勞動力支撐家業”早就變成了“婦女能頂半邊天”,而“養兒防老”等固有的養老方式早已開明地讓位於“居家+社會機構”的組合式養老。在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下,婚姻的結合既有賴於經濟因素,又在漸漸地擺脫經濟的桎梏,越來越回歸到情感上勢均力敵、互相欣賞的本原狀態。從這方面來說,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表現。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在世,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份溫暖的感情來慰藉,只是在當下社會,這份感情並不一定與婚姻中帶著壓力的庄嚴責任畫上等號。既然如此,不妨尊重觀念的多元化:晚婚或不婚的人群能從容地堅持自身的情感判斷,希望步入婚姻又礙於種種現實的人群能得到更多的幫助以疏解其壓力。包括為不同年齡段的單身人群創建更多的交往渠道,在婚育假期、婦女福利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以及破除局部地區天價彩禮的陋習等舉措,都能實實在在地增加人們對婚姻的期待和向往。

同時,在教育體系和文化建設中普及正確的婚姻觀念,破除年輕人對婚姻的恐懼和迷思,才能讓人們建立起更加健康的親密關系。如果我們的電影電視劇都熱衷於勾勒霸道總裁和白領精英的幸福生活,而少於贊頌柴米油鹽下胼手胝足的夫妻相濡以沫的快樂,讓常年接觸這些虛假幻象的年輕人將幸福與物質直接畫上等號,隻恐懼於生活的漫漫艱辛,而接觸不到婚姻真實的質感,又怎會有信心從平地開始一磚一瓦地筑牢婚姻的基石呢?

作者系青年作家、文藝評論家

(責編:段星宇、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