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現場評論·我在長征路上(25)

人民日報:萬裡征程,綻放鏗鏘玫瑰

李洪興
2019年08月27日04: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長征喚醒了無數女性的心靈與精神,讓她們匯入自身解放與民族解放的洪流,成為社會前進不可或缺的力量

    

  鬧曼,紅四方面軍衛生員﹔公布草,在四川梓潼參加紅軍﹔張秀英,紅四方面軍二十六團一連二班班長……在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的俄界會議舊址中,牆壁上有一組題為“達拉老紅軍”的照片。這三位老紅軍,一個共同點就是性別都為“女”。通過照片,依舊能看到她們眼中的堅毅。長征路上有“巾幗”,她們被董必武稱為“長征中的女英雄”。

  蔡暢、鄧穎超、康克清、李堅真、劉英、賀子珍、王泉媛……紅軍戰士鐵骨錚錚,這群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同樣有著強大的意志品質,同樣歷經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都出過異常的力”。楊厚珍以裹過的小腳,隨著紅軍部隊踏過二萬五千裡長征路﹔鄧六金常常抬起傷病員的擔架就走,肩膀滲血、腳底板滿是血泡……1984年與丈夫一起走訪長征路的夏洛特·索爾茲伯裡在《長征日記:中國史詩》一書中寫道,“參加長征的婦女們是尤其令人感動的”。艱苦跋涉、浴血奮戰,這些女紅軍以柔弱的肩膀承載起革命重擔和民族大義,為堅定信仰而戰,超越戰事無常和生理極限,歷盡苦難淬火成鋼,唱響了紅軍長征戰歌中的別樣旋律,最終匯奏成了一支催人奮發的“進行曲”。

  這首“進行曲”,有激昂的力量,也有愉悅的精神。李伯釗是革命根據地的藝術明星之一,既會唱雄壯的蘇聯歌曲,也唱得好很藝術的革命小調。前面有高山,李伯釗就帶幾個女同志和兒童先登山,在山上唱歌、喊口號,給大家鼓勁。徐特立曾回憶道,“歌聲一起,大家都忘卻了疲倦,齊聲呼:‘好呵!再來一個!’這也是經常的事。”無論是機關工作、籌糧工作、醫護工作還是宣傳工作,女紅軍們總是有自己的法子,她們因此被紅軍將士稱作“戰地百靈”“白衣天使”。“腳不纏,發不盤,剪個毛蓋變紅男,跟上隊伍打江山”,烽火硝煙,英姿颯爽,她們是長征路上最美的“鏗鏘玫瑰”。正如有人在回憶時說,“這次長征,我的精神上是愉快的,因為愉快,就克服了一切困難。”

  長征中的“她力量”,不只是在隊伍內,更在隊伍外。在陝西吳起,有一位叫雷梅英的老人,1935年10月紅軍路過村子時,隻有16歲的她和一位鄰居為戰士們煮了幾大鍋洋芋,有幾名重傷病員還留在她家中養傷,人們親切地叫她“紅大姐”。這樣的故事在各地都不在少數,有給紅軍炒米的媽媽,有等著紅軍丈夫歸來的妻子,有給紅軍編草鞋的老鄉……長征這一“歷史上最盛大的武裝巡回宣傳”,也喚醒了無數女性的心靈與精神,讓她們匯入自身解放與民族解放的洪流,成為社會前進不可或缺的力量。

  貴州土城的“中國女紅軍紀念館”前,一座名為“浴血天使”的雕像,是一個半跪姿、懷抱襁褓的女紅軍形象,體現了女紅軍博愛的母性與不畏艱難的斗志。中華自古出英杰,巾幗從不讓須眉,珍惜並承續每一份“她力量”,就能讓女性的光輝盡情綻放,在新時代新長征路上凝聚起更磅礡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27日 05 版)

(責編:袁勃、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