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沒論文評教授”也要防風險

連海平

2019年08月15日08:35  來源:廣州日報
 

長期以來,和英語一樣,論文也是職稱評審的必達條件之一。近年來,情況正在發生改變,沒有一篇“達標”論文也能評上教授——最近,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教師蔣華鬆成為該校憑教學專長晉升教授的第一人。類似這樣不單純以論文來評職稱的高校越來越多。據“新華視點”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百余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改革,逐步打破長期以來“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評價導向。

職稱評審是一個長期實踐的產物,論文也被証明是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指標,畢竟它是某種實力的証明。問題出在“唯”字身上,“唯論文”就不好了。重論文、輕實績的職稱評審導向,讓高校教師以科研為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優路徑,而視教書育人為無奈之事——的確如此,那些隻給學生上課而不搞科研、不寫論文的教師,想評教授比登天還難,有的人熬一輩子,也隻能終老於“講師”。如此一來,難免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現象,背離了高校育人的初心。學術研究、教書育人是高校職責天平的兩端,不可偏廢。因此,職稱評審上也要兩兼顧,一碗水端平,不能隻用一把尺子。

但是打破“唯論文”,也要防止按下了葫蘆又浮起了瓢。比如,要回答一系列新問題:新標准是什麼?教師業績如何判定?不公平的風險如何防控?凡此種種,都在考驗著組織者的智慧、公心與細心。如果標准模糊,讓人莫衷一是,或存在一言堂、任人唯親,傷了更多人的心,那麼還不如回到“唯論文”上去。減少論文權重給職稱評審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對流程進行重構,對風險進行把控,力求職稱評審經得起程序與實質正義的雙重考驗。所幸的是,現代信息手段為客觀評價提供了技術支持,譬如某位教師的課上得好不好,可以用大數據來評判。職稱評審應用好這些手段。

(責編:李儀澤(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