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網絡直播為何“獵奇”不止

劉曉燕

2019年08月01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網絡直播為何“獵奇”不止

“老鐵們大家好……今晚我有很多親戚朋友會來到現場,也有很多山歌明星、網紅,他們會和我一起送母親明天上山”。近日,雲南昭通“網紅”陳某對母親的葬禮進行了直播,不料直播中牆塌致18人重傷,之后陳某也不見了蹤影,隻見他在網上發布的視頻。

葬禮本是對死者的沉痛悼念,而帶有娛樂性質、博人眼球的直播,與葬禮凝重的氛圍不符。在直播平台上,竟然還有多人圍觀。事情的一面,是網絡直播在成為現象級傳播后的繁榮狂歡,另一面則是不容忽視的各種亂象。網絡直播中涉黃涉暴、內容低俗化等違規情況時有發生。此前還發生過淫穢視頻直播、直播公益造假、直播跳樓等荒唐事件。

網絡直播要有基本的道德底線,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拿來直播。為何網絡直播亂象屢禁不止?新時代如何善用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來建設網絡直播正能量,是當前亟須正視和解決的新問題。

作為新媒體技術的網絡直播,短視頻+直播具有很大的傳播優勢。比如,傳播主體的草根性和全民性、傳播方式具有參與式和社交互動性、傳播內容具有多元親民和休閑娛樂性、傳播效果具有直接性和廣泛性、傳播環境具有豐富的場景性和沉浸感。較於傳統的傳播方式,網絡直播生產成本低、技術門檻低、傳播速度快、變現能力快、社交能力強。網絡直播為廣大網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發了普通大眾的創造力。

我們應該充分發揮網絡直播的這些優勢,傳遞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這樣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2016年白發教授直播數學課就取得了十分正面的影響,有些沉迷打游戲的學生放棄游戲聽直播授課。近年來,“直播+教育”“直播+公益”“直播+扶貧”“直播+非遺”等模式也日臻成熟,網絡直播的社會價值日益凸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7年網友直播了南京雲錦、龍泉青瓷、古琴藝術等多項非遺項目,觀看人數近3000萬,網友紛紛點贊,吸引更多人關注、參與到非遺傳承中來。

善用“四力”,引導網絡直播健康發展,已在學界業界達成共識。具體來說,在傳播力方面,要提高網絡主播的新媒體素養,加強平台的管理和自治工作。在引導力方面,科學合理地加強在直播平台上的議程設置功能,加大對正能量內容傳播,發揮輿論引領作用。在影響力方面,保持內容的高質量水准,講好百姓的故事,引起社會共鳴,才有可能產生影響力。

做好了前三力的建設,公信力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使網絡直播不僅有流量,還有受眾的信任。同時公信力也會與其他三力產生合力,發揮良性的綜合效應,使網絡直播取得更大的社會效益。

新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我們應該正視網絡直播出現的新現象和新問題。網絡直播的領域逐漸多元化,美食、健身等新的內容不斷被挖掘,網紅還出現虛擬化現象,虛擬人物也可能成為網紅,如“一禪小和尚”“小愛同學”等。作為新生事物的網絡直播,平台應加強內容的審核管理,對於直播亂象要及時制止。在技術手段上,可以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對相關視頻內容進行審核把關,同時輔助人工再審核保障,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相關管理部門對直播平台要健全完善直播內容監看、審查制度和違法有害內容處置措施,對平台進行約束,促進行業規范、有序發展。

在加強機制、技術和人工等監管的同時,我們還須搶抓新媒介發展機遇,循著“四力”的思路,讓網絡直播成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的新陣地。

(作者:劉曉燕,系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責編:金鳴(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