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中華視野中的新疆地區歷史

徐貴相
2019年07月24日04: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新疆地區歷史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民族分裂分子大肆篡改新疆地區歷史,夸大文化差異,煽動民族隔閡和仇恨,企圖割斷新疆與祖國大家庭的聯系,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典型的唯心史觀,與歷史事實完全背離。

  新疆地區同中原等地區相互聯系、融為一體,這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氣候濕潤,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是中國經濟文化發展最早的一個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幾個王朝夏、商、周先后在這裡興起。新疆地區自古就同中原等地區保持著密切聯系,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今新疆輪台縣境內)設立西域都護府,統轄整個西域地區軍政事務,標志著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漢朝以后,歷代中原王朝都把西域視為故土,行使著對新疆地區的管轄權。歷史上新疆地區多次出現地方割據的情況,形成多種形態的政權形式,但這些都是中國疆域內的地方政權,從來不是獨立國家。即便是地方割據政權,都有濃厚的中國一體意識,或認為自己是中原政權的分支,或臣屬於中原政權。而且,不論割據時間多長、局面多復雜,最終都會重新走向統一管轄,這是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新疆地區各民族與國內其他地區各民族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一道構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5000多年中華文明發展史,就是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每一次民族大互動、大遷徙、大融合,都推動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和中國歷史進步。從古代傳說中的炎帝、黃帝開始至夏商周,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從五代十國至遼宋夏金元時期,從明清時期至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每個歷史時期,都是一個不斷由多元到一體、由交往交流到交融、由鬆散到緊密的整合過程。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內的中華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分布上交錯雜居,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並蓄,情感上相互親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華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都為開發、建設、保衛新疆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疆地區文化同中原等地區文化血脈相連、歷史交融,形成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中華文明植根於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因環境多樣性而呈現豐富多元狀態。歷史上,華夏族群和周邊民族不斷通過遷徙、聚合、戰爭、和親、互市等,進行不同類型經濟文化的交流交融,最終形成氣象恢宏的中華文化。秦漢雄風、盛唐氣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鑄就的輝煌。新疆地區歷史上就是中華文明向西開放的門戶和中介,新疆各民族文化從開始就打上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印記。西漢統一新疆地區后,漢語成為西域官府文書中的通用語之一,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禮儀制度、書籍、音樂舞蹈等在西域廣泛傳播。今天新疆各民族所用的犁、鋤、耬等,其形制都是戰國發明、漢代普及、唐代改良並推廣的。而與此同時,琵琶、羌笛等樂器也由西域或者通過西域傳入中原。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大融合,出自今新疆庫車的龜茲樂享譽中原,成為隋唐至宋代宮廷燕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十部樂中,就有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安國樂、疏勒樂、高昌樂、康國樂七部來自西域,胡旋舞、胡騰舞、獅子舞等風靡宮廷,長安城一時流行“西域風”。邊塞詩人岑參的詩句“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是當時新疆地區民漢語言並用、文化繁榮景象的寫照。1884年在新疆地區建省后,各地興辦教育、開設學堂,重建和恢復社會文化設施,各民族文化從國家統一中獲得新的力量,重新匯聚到中華文化潮流中。此后,在辛亥革命、俄國十月革命、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影響下,新疆各民族文化向現代轉型。抗日戰爭時期,新疆地區新文化運動蓬勃開展,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各民族與全國人民同仇敵愾,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文化。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后搶救、搜集、整理、翻譯、出版了維吾爾、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塔吉克、錫伯和烏孜別克等民族大量民間文學遺產,推動各民族文化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時期。歷史証明,中華文化始終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靈歸宿和精神家園,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源泉。

  新疆地區宗教同祖國其他地區宗教和諧共處、交融共存,彰顯了宗教的中國化方向。中國是一個多宗教國家,各宗教歷來地位平等、關系和順。自漢代以來,中國逐步形成了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並存的格局。各種宗教地位平等、和諧共處、多元包容,很少發生宗教紛爭,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之間也彼此尊重、團結和睦。新疆歷來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種宗教信仰並存地區,原始宗教、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等先后傳入新疆地區,一教或兩教為主、多教並存始終是新疆宗教格局的歷史特點。雖然歷史上新疆地區曾經發生過宗教戰爭或沖突,但這些戰爭或沖突是相對短暫的,從來沒有改變過新疆地區多種宗教並存的格局,也從來沒有改變過多種宗教吸收融合、平和包容的關系。例如,薩滿教和祆教對火的崇拜,即使在伊斯蘭教傳入后也沒有消失。又如,在莎車、葉城、喀什、哈密、伊犁等地一些古老清真寺中,仍可見到佛龕、蓮花圖案、蓮花寶座等遺存。佛教、伊斯蘭教等外來宗教傳入新疆地區后,在中華文化兼容並蓄、和而不同精神的影響下,都經歷了中國化、本土化的過程,具有了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再如,伊斯蘭教原本反對崇拜安拉之外的任何人或物,但維吾爾等民族至今仍有麻扎崇拜,這是伊斯蘭教本土化最典型的表現。此外,每到古爾邦節,喀什維吾爾族民眾在艾提尕爾清真寺舉行禮拜后,都會在寺前廣場舉行薩瑪舞狂歡活動,人們載歌載舞,歡聲笑語,氣氛熱烈。這不僅在中國,就是在全世界古爾邦節節慶活動中都是唯一的。這些都說明,新疆地區各外來宗教隻有堅持中國化方向,融入中華沃土,才能在中國得以存在和延續。

  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中華視野中認識新疆地區歷史,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作者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4日 17 版)

(責編:牛鏞、董曉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