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孩子為什麼需要看“悲劇”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

2019年07月23日08: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孩子為什麼需要看“悲劇”

  在童話故事裡,公認的大團圓結局就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孩子們看到這一幕,往往就知道故事結束了,該睡覺了。可是,如果公主和王子沒有在一起呢?

  在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近期上演的劇目中,有不少由經典童話改編而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小飛俠彼得·潘》《彼得兔和他的朋友們》《小王子》……其中有兩部比較特別,分別是有著“中國版灰姑娘”之稱的《葉限姑娘》和改編自安徒生童話的《小美人魚》。

  在原著故事裡,“灰姑娘”的成功靠的是“神力”的幫助和王子的垂憐,純屬運氣好,和她個人努力沒有什麼關系。而在《葉限姑娘》劇中,編劇孫夢竹把情節改為,葉限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救助了有“神力”的小魚,所以后來能得到小魚的幫助。而更進一步的,孫夢竹提出了一個現代審美的問題:對一個女孩來說,嫁給王子就是終極幸福嗎?

  “我認為不是,任何一個人的終極幸福都不應依托在別人身上,而應該回歸到自我。”所以,孫夢竹把故事的結尾改為:葉限向著遠方走去,她的朋友小魚相隨左右,濺起點點水花。“這個結尾接受起來或許稍顯沉重,但打破了‘公主夢’,讓孩子們體悟到自己才是自己的終極支撐,對當今時代的孩子們來說,或許更有價值。”

  如果說《葉限姑娘》還算是一個開放式結尾,那《小美人魚》,原著堪稱安徒生童話中最讓人傷感的故事之一,化為海上泡沫的小美人魚,似乎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形象。

  兒童劇版《小美人魚》由中國兒藝和丹麥藝術家聯手打造,情節基本忠於原著,但在結尾,小美人魚是為了獲得一個永恆的靈魂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和王子已經沒有必然聯系。關於王子是不是“渣男”尚無定論,但孩子從這部劇中了解了生命的另一種價值,除了愛情,我們還有更珍貴的靈魂。

  丹麥戲劇中心首席執行官亨利·科勒說:“對於每個丹麥人來說,安徒生都是他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避諱給孩子們講述悲傷的故事。孩子們需要了解這些內容,從而感受到生命不一樣的層次和方面。”

  在著名文藝評論家鐘藝兵看來,貌似“悲傷”的故事,內核並不一定都是“悲劇”。《小美人魚》《葉限姑娘》就傳達了一種現代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此前,中國兒藝上演過同為安徒生經典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不幸的故事中蘊含著希望:雖然人群漠視、沖撞、指責她,卻有怕老婆的面包師傅呵護小女孩的自尊﹔雖然已經飢寒交迫,小女孩卻將自己唯一的面包施舍給了乞丐﹔雖然最后被洗劫一空,直至生命垂危,但擦亮的火柴卻給她帶來天堂的希望。

  “小女孩最終凍死了,這樣的故事會引發孩子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對扼殺美好的環境有自己的態度,這也是對孩子的陶冶和教育。”鐘藝兵說。

  如果說童話故事尚且還能以不真實感來自我安慰,那現實主義題材的兒童劇,就更毫無遮攔地直戳人心。

  比如,改編自曹文軒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的同名兒童劇,被定義為國內首部“成長戲劇”,關注少年的心靈成長歷程。來自鹽淮窮困山區的少年明子來到城市,跟著師傅學木匠手藝。在城市中,明子遇見了因患腿疾、坐著輪椅的同齡少女紫薇、遇見了形形色色的雇主……而打工的同伴們,有的因病回鄉,有的道德淪喪……童工、城鄉矛盾、道德迷失……這些沉重而真實的話題,該不該搬上兒童劇的舞台?

  鐘藝兵說:“孩子需要真善美的教育,但如果隻告訴他們真善美,當他們接觸社會后,發現真實的社會和自己知道的不一樣,那談何融入社會?而且現在媒介發達,孩子很容易看到不是真善美的東西,文藝作品也不必忌諱,兒童劇的題材應該廣泛多樣。”

  不一定是大團圓結局,不一定是英雄的贊歌,不一定是唱唱跳跳的娛樂,兒童劇展現給孩子的不能僅僅是美好的幻象,當是一個多元的世界。畢竟,孩子會長大,畢竟,大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有一部羅馬尼亞木偶劇,或許可以闡釋“悲劇”的價值所在。《想要見到太陽的雪人》,聽名字就是個悲傷的故事:雪人在陽光下漸漸融化,他想求太陽不要把自己晒化。在尋找太陽的旅途中,他得到了一群動物的幫助。終於到達終點了,雪人卻沒有開口為自己請求什麼,而是請太陽幫助他的動物朋友們……雪人最終融化了,但太陽告訴他,來年冬天,你就又回來啦!

  融化是必然的,但還會回來。看劇的孩子們可能還不明白成年人生活的艱難,但在他幼年的心裡,將埋下一個信念:悲傷的故事會結束,美好的事物終將歸來。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