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8个孩子溺亡太痛心,该反思什么?

蒋萌

2020年06月22日14:3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8个孩子溺亡太痛心,该反思什么?

背景: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1名小学生失足落水,7名同学搭救,一并落水。当地组织200多人搜救,截至6月22日7时10分,8个孩子全被打捞出水,均无生命体征。初步调查表明,这些孩子都是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河滩玩耍。

小蒋随想:这些10到12岁的小花,还没来得及绽放,就以这种方式凋零,连素不相识的人们都痛心不已!这天恰巧是父亲节,痛失孩子的父母要承受怎样的肝肠寸断!

痛定思痛,放假休息、小友相约、河边戏水、突发悲剧,这些细节连在一起,人们并不陌生——儿童落水悲剧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发生,小伙伴彼此救助,常导致更大悲剧。此类事件不断出现,是否存在共性隐患?突然之中有没有必然?

孩子爱玩,少不更事,夏天贪凉,容易“亲水”,首先就带来隐患。儿童溺水往往发生在乡村,一些农村娃“被留守”,监护缺失不容小觑。一些学校“重学习轻其他”,可能令安全教育不到位。加上孩子好奇心强,即便大人不让,他们也想尝试,去过几次“没事”,更可能产生侥幸心理。隐患风险叠加,监护教育不足,悲剧发生可能大大提高。

救助同伴一并遇难,更令人唏嘘。孩子们的善良,可见一斑。然而,这样的救助别说是幼小的孩子,就连成年人都面临极大危险。所以,如今社会不支持孩子“见义勇为”。但无论是出于人性本能,还是基于道德培养,又无法让孩子袖手旁观。于是,“见义智为”在教育界萌发。也就是,让孩子量力而为、智慧地搭救。初衷虽好,可“临危不乱”“急中生智”说易行难,一些孩子仍在慌乱中救助伙伴,表明学校和家庭远没有像“题海战术”那般,教孩子如何“智为”。

让孩子健康成长,安全教育须被置于核心。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必须肩负起职责。学校授业,不仅仅是课业。教孩子避险,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粗鲁禁止,而是要耐心讲述为什么不可以。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更要花心思,循序善诱,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为。教孩子应对危险,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总是“等明天”。通俗易懂的绘本、集思广益的游戏、平日的应急演练,都是学习本领和“智为”的好方式。

谁都不喜欢“马后炮”,但不能以此拒绝反思。为了减少类似悲剧,“亡羊补牢”必不可少。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蒋萌、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