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三伏貼”非萬能藥,因人施治才是正道

張炳劍

2019年07月19日08:32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三伏貼”非萬能藥,因人施治才是正道

  近日,有兒童在江西省兒童醫院貼完“三伏貼”后皮膚出現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症狀。據紅星新聞報道,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此次事件中,被灼傷兒童總人數已增至119人。最小年齡僅11個月,多人未滿2歲,大多3至5歲。目前,江西省兒童醫院已暫停“三伏貼”治療項目。同時,江西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組進駐醫院對事件進行調查。

  “三伏貼”是一種中醫療法,依據的是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民間一直都有貼“三伏貼”的傳統,在一些地方甚至十分受歡迎,不少醫院都出現了排長隊貼三伏貼的現象。這也說明,在一些病症上,“三伏貼”也是有一定的療效基礎。

  正因如此,一些醫院為了吸引患者,也可能存在夸大宣稱。比如,江西省兒童醫院就曾宣稱,該院的“三伏貼”能夠治療數十種兒童疾病。隻要稍微具備一些常識的人,都應該明白,世上哪有什麼包治百病的“神藥”。

  事實上,冬病夏治的“三伏貼”一直都存在著較大爭議,主要是因為其療效並沒有科學數據或相關研究支撐,還停留在一種經驗醫學階段。當然,“三伏貼”到底有沒有副作用,這需要有關專家的論証,更需要臨床的試驗,我們不便妄下定論。

  不過,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三伏貼”也不例外。隻要醫院或者醫生事先告知,那麼后期如果出現類似症狀,也屬於正常情況。具體到這件事上,此次,部分接受這家醫院“三伏貼”治療的兒童出現了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應,到底是正常反應,還是藥品問題,具體原因還有待調查清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初步判斷,這些兒童出現的症狀,不像是正常的副作用,而很可能是由於某種物質導致的過敏反應。從描述的情況看,出現症狀的皮膚,幾乎都是與“三伏貼”有接觸的地方,且症狀都蠻嚴重。

  數百名兒童同時出現類似的症狀,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些“三伏貼”在某些方面可能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構成“三伏貼”的處方成分中含有某類致敏原,不同體質的人,對此會有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這種“三伏貼”適合A但不一定就適合B。如果不加區別,都用一種“三伏貼”,就容易發生類似的情況。

  不過,這事就給我們提了個醒,在“三伏貼”的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應該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比如,不分體質,不分病症,一概使用同一種“三伏貼”,這種做法顯然並不科學,應該加以改變。而醫院也應該從這次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改進制作工藝,提高三伏貼的質量。

  另外,作為普通民眾,一方面不能病急亂投醫,不分自己的體質,也不管自己的具體病症,就盲目跟貼同一種“三伏貼”,且不說,這種盲目治療到底能起多大作用,由此耽擱了病情反而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我們對一種藥物也要有“容錯率”,不能出現問題了就一棍子打死,徹底否定了它的功效。不走向極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客觀看待“三伏貼”的作用,這才是對待“三伏貼”和該事件的正確態度。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