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代收垃圾網約工”具有示范意義

劉琛

2019年06月21日09:08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代收垃圾網約工”具有示范意義

  一把公平秤、一台手機、一套藍色制服……這身行頭成為垃圾分類回收平台“上門回收員”的標配。在上海,“互聯網+垃圾回收”正成為創新標杆在多個區域推行,催生了大批新興職業,“代收垃圾網約工”便是其中之一。

  “代收垃圾網約工”,顧名思義就是客戶在手機下單預約,線下小哥上門回收。《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明確了從事綠色、低碳、環保,致力於資源再生回收的職業為“綠色職業”,“代收垃圾網約工”也位列其中。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綠色職業”與“網約工”相結合,也讓垃圾回收小哥月入過萬成為現實。

  “互聯網+垃圾回收”其實並不新鮮,早在幾年前就有不少商家推出過相關的上門回收服務。不過,這些網上回收平台由於服務半徑較小,對城市社區的覆蓋范圍有限,引導垃圾安全、綠色回收的效果難以顯現,導致利潤微薄、擴張遲緩,許多商家被迫轉型發展乃至關門大吉。

  上海推出的“互聯網+垃圾回收”為什麼能吸引眾多用戶並催生“代收垃圾網約工”這一新職業?

  一是有政策助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今年7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生活垃圾分類在上海即將被納入強制管理框架,如果“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可罰5萬元”。相關政策的出台不僅能有效保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也為“代收垃圾網約工”提供了更多工作契機,讓這一新興職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是有完整的分類收運體系。垃圾回收背后的流程並不簡單,即便是一個紙箱的回收,也要經過用戶—手機—技術平台—服務商—回收廠,分類收運是做好垃圾分類的重要環節之一。如果沒有做好分類收運,不僅影響末端的垃圾處理效果的同時,也會降低市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的積極性。正是因為有分類收運體系支持,“代收垃圾網約工”的工作才能更好推進,市民也可以更方便地參與垃圾分類,省時省力,提升垃圾回收率。

  三是調動了年輕人的積極性。線上預約、線下上門收垃圾的形式,更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回收后的垃圾可以直接給現金,也可以兌換成支付寶能量或積分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他們參與垃圾回收的積極性,增強環保意識。過去“互聯網+垃圾回收”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老年人不會用,而年輕人不愛用,平台缺少有效的活躍用戶。如今,垃圾回收借力“互聯網+”並充分發揮社交屬性,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垃圾回收,提升垃圾回收率,具有可行性和示范意義。     (劉琛)

(責編:段星宇、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