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罚了!日前,天河区石牌街道开出垃圾分类首张个人罚单——该街道一居民因垃圾混投,被处以200元罚款。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广州正在全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域全员参与,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全面提升。何以全面提升?用好奖惩机制,被视为重要一环。对于开出个人罚单,公众已有“期待”,实属意料之中。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事实上,从去年7月至今年6月,广州城管部门已依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出垃圾有关的行政处罚200余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执法机制,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加力。广州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早,基础扎实,垃圾分类在广州“存在感”越来越高。但也必须承认,公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仍有待提高。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违反规则的“代价”不高。只有处罚动真格,才能让硬约束发挥更大的震慑、警醒作用。
另一方面,要提效。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此在用好“经济杠杆”之外,切实兑现惩罚效果,格外重要。在这方面,交通领域的一些惩戒措施,值得借鉴。比如除了罚款、扣分,还有强化学习、交通协管等。在监管方面多多尝试、多措并举,值得考虑。
当然,违规当惩,管理却不能止步于惩。要摸透公众的心理,找找病根,找到长效药。只有在管理中带着服务,靠服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成效。广州正全面完善各种配套、梳理补齐短板,在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在城乡统筹、宣传教育、监督问责等各个方面,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一环连着一环,环环相扣,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