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查藥企賬目,打到了醫藥腐敗的七寸

李曉鵬

2019年06月06日09:27  來源:錢江晚報
 
原標題:查藥企賬目,打到了醫藥腐敗的七寸

一件足以撼動整個醫藥行業的行動,在悄然無聲中展開。

2019年5月14日,財政部監督評價局會同國家醫療保障局基金監管司,共同隨機抽取了77戶醫藥企業檢查名單。名單顯示,復星醫藥、恆瑞醫藥、步長制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天士力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列。這些都是業界相當有名的企業,其中一些又是飽受詬病的企業。

隨后的5月23日,財政部以“加急”的形式,宣布開展“醫藥行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其中要求“為核實醫藥企業銷售費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對醫藥企業銷售環節開展‘穿透式’監管,延伸檢查關聯方企業和相關銷售、代理、廣告、咨詢等機構,必要時可延伸檢查醫療機構。”

這次核查之所以意義重大,在於核查的重點是“醫藥企業銷售費用”。醫藥企業銷售費用是一直飽受詬病的一筆開支,其中包括了大量用於回扣以及賄賂的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要由中國的廣大老百姓來買單。這也是造成藥價貴買藥難以及醫保資金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時,這次的核查方式上,財政部要求做到“穿透式”監管。“穿透式”監管,這一名詞來自於金融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監管方式,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穿透式”監管是一種實質性監管,要求穿透虛假的名目,對銷售業務和經費的實質用途進行監管。比如有的藥企銷售經費是以學術會議的會務費的名義支出,實際上卻用於給回扣,推動銷售。

據數據統計,2017年A股制藥板塊共171家公司,銷售費用共1298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25%,遠高於其他行業。這與發達國家藥企科研佔比第一,形成了鮮明對比。2017年A股制藥板塊共有17萬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74萬元。據了解,銷售費用中至少有50%左右,用回扣的形式給了醫生。在去年的疫苗事件中,長生生物每年有5.8億的銷售費用,佔營收的37%,25個銷售人員人均銷售費用2300多萬。就在最近,連續有多起醫院領導以及醫生拿藥企回扣的事件被曝光。

醫生回扣,不僅讓醫德醫風蕩然無存,還嚴重影響到中國醫藥行業的進步。由於花了大量資金在銷售費用上,中國的醫藥企業可以躺著掙錢,不願意花更多的經費在科研上。而與之相比的是日美歐的藥企,他們的科研經費佔比達到20%以上,在世界醫藥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中國藥企隻能仰其鼻息。

這一次,財政部出手的“穿透式”監管,特別提到將重點查六個項目:銷售費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據,是否真實發生﹔是否存在以咨詢費、會議費、住宿費、交通費等各類發票套取大額現金的現象﹔是否存在從同一家單位多頻次、大量取得發票的現象,必要時應延伸檢查發票開具單位﹔會議費列支是否真實,發票內容與會議日程、參會人員、會議地點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醫療機構將會議費、辦公費、設備購置費用等轉嫁醫藥企業的現象﹔是否存在通過專家咨詢費、研發費、宣傳費等方式向醫務人員支付回扣的現象。

可以說,這六項每一項,都直指要害。這次算是打准了醫藥回扣的七寸。

(責編: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