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劫持瀏覽器主頁,是該改邪歸正的時候

沈慎

2019年05月13日20:56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安裝一些軟件之后,自己的瀏覽器主頁就被修改和鎖定﹔想要改回原來主頁設置卻頗費周折,甚至無能為力……今天,人民日報整版報道了“瀏覽器主頁劫持現象”,引發了公眾熱議和廣泛共鳴。在用戶不知情情況下,相關軟件強行篡改主頁網址,這樣的行為令很多網民無可奈何,成為互聯網安全領域的頑疾。

瀏覽器主頁劫持現象由來已久,各種劫持的方法更是層出不窮。搜索“瀏覽器主頁被強制更改”,上千萬的相關結果說明了這一問題的普遍性,互聯網討論中的普遍吐槽也折射用戶對“流氓軟件”的深惡痛絕。專家表示,劫持瀏覽器主頁,有的是安裝正規軟件時被默認修改,有的是某些第三方工具軟件的捆綁安裝導致,還有的是明目張膽的惡意軟件或電腦木馬病毒所為。這些劫持行為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採取隱蔽性極強的手段,讓用戶防不勝防。而由於取証困難,用戶往往隻能主動放棄投訴。

劫持用戶的瀏覽器主頁,看似只是降低了用戶的上網體驗,增加了用戶的麻煩,實際上,這背后隱藏的危害極大。從用戶角度來看,一方面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用戶的知情權、選擇權,另一面也容易造成用戶的隱私泄露,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比方說,一些惡意軟件或病毒劫持瀏覽器主頁,或竊取存儲在電腦上的銀行賬號、密碼等資料﹔再比方說一些主頁被黑客劫持,誘導進入一些惡意網站甚至釣魚網站,造成財產損失。這些安全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已經被不少案件所一再証實。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利用劫持的方式獲取流量,是一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不僅嚴重擾亂市場秩序,也給行業風氣產生不良影響。

如果說巨大的商業利益刺激,讓瀏覽器主頁劫持、流浪劫持成為“野火燒不盡”的網絡頑疾,那麼利用技術優勢對用戶進行的網絡技術霸凌,則是一些互聯網企業有恃無恐、死不悔改的重要原因。事實上,這種技術霸凌在紛繁復雜的互聯網上比比皆是。從利用網頁彈窗向用戶推廣摻雜廣告的新聞頁面,到利用一些誘導性和欺騙性的文字欺騙用戶下載應用,再到一些軟件過度獲取收集用戶信息……屢見不鮮的網絡技術霸凌行為,日益成為互聯網發展藏污納垢的一角,折射出平台方在面對用戶時的傲慢與自大。凡此種種,背離了互聯網造福人民的初衷,給行業健康發展蒙上了陰影。

近年來,互聯網治理邁出了堅實步伐,規范企業運行的行為、破除行業發展亂象,帶來了網絡空間的風清氣正、有序發展。但也要看到,猛藥去疴,重典治亂,一些根深蒂固的頑疾還需要下大氣力拔除。事實上,早在2006年,中國互聯網協會就制定了《抵制惡意軟件自律公約》,明確規定尊重用戶上網選擇,反對瀏覽器劫持﹔2017年6月實施的網絡安全法,也從原則上否定了流量劫持的行為。但是治理這一亂象,光有行業自律和原則規定遠遠不夠。一方面要完善立法,讓治理的規則更詳細一點,讓制度的漏洞更少一些﹔另一方面要加大懲處力度,以更加嚴格的執法讓違法違規者付出代價,才能讓相關企業知敬畏、明底線、守法紀。

當然,網絡技術霸凌,還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倫理問題,那就是技術驅動的互聯網時代,如何平衡平台和用戶的地位。網絡生活的無孔不入,用戶如何捍衛自己的隱私權,不被技術所綁架?面對擁有技術優勢的龐然大物,用戶如何掌握更多的主動,享有更多尊嚴和自由?這方面,不能光聽企業喊口號,關鍵要捍衛互聯網運行中公平、公正的規則基石,重申“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的根本要求。在切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基礎上,完善監督舉報機制、暢通用戶投訴渠道、加強監督曝光力度,在政府、社會、企業和用戶的多方合力下,才能推動互聯網發展行穩致遠。

(責編:白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