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來電顯示”是一種基礎的通訊服務功能,智能手機還會顯示特殊的“標注”信息,比如有的號碼被標注為“廣告”“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用戶是否選擇接聽。然而隨著電話標注功能被廣泛使用,這個功能近來開始慢慢“變味”了。記者發現目前至少有30多款手機軟件,可以提供電話標注服務。(4月17日 成都晚報)
“來電顯示”作為一種基礎的電信服務,准確性應當是第一位。但從現實來看,“任性標號”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此前媒體就曾報道,多地公安熱線被標為“騷擾”“詐騙”。甚至有的平台從中獲益,作為一種非法的產業行為,惡意地把一些用戶的手機(號碼),標注成中介、培訓機構、甚至詐騙電話,脅迫用戶去找他付費取消。“任性標號”之所以存在,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原因,一是電話標記業務目前存在平台數據各自為陣現象﹔二是標准不完備,有的平台僅需要10個不同的手機序列號就可以對一個號碼進行標記﹔三是糾錯機制欠缺,有的平台向用戶設置了繁瑣的申述流程,有的平台甚至沒有糾錯機制﹔四是監管力量薄弱,對違規標號軟件形不成震懾作用。
開發電話標注功能,初衷善意,倘若任由亂象存在,極有可能會影響到社會秩序的正常運作。從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產品、服務具有收集用戶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應當向用戶明示並取得同意”。也就意味著,用戶的號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平台標記並顯示,就會涉嫌侵權。於用戶,應當依據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切莫認為不值當,或者花錢取消了事,最為根本的要使不法分子得到法律懲戒。正如專家直言,“要讓胡亂標注他人號碼的行為負責,這樣才能減少亂標注,提高有效標注,讓電話標注發揮正確作用。”的確如此,一則有必要為電話標記制定法律規范﹔二則對違規者絕不能縱容,依法懲治是核心﹔三則須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
另外,電信運營商也應切實負起責任。比如,運營商當用更加強勁的審核過濾系統和更有力的技術保障,從源頭上阻斷這類行為的發生。既要保障真正服務於大家的熱線服務號碼免於無端背鍋,又要防止給一些不法的標號行為提供便利。從而真正為用戶權益保障增添一道防火牆。
總之,電話標注功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最為重要的是興利除弊。對用戶而言,一方面不僅要謹慎對待來電號碼的標注,更應該在發現標注錯誤的情況后及時向平台或相關部門反饋,以增加准確率﹔同時也應增強法律意識以及隱私保護意識,比如,一些手機標注功能的App需授權讀取通訊錄、短信等功能,應多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