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保障餐桌安全,監管的“鼻子”要更靈敏

吳迪

2019年03月20日08:15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社評】保障餐桌安全,監管的“鼻子”要更靈敏

  痛定思痛,相關地方及企業更應該真正把這些問題當成自己木桶的短板,認真檢討自己,監管部門也要走出以往運動式、補救型、馬后炮式、時鬆時緊式的監管模式。

  據3月18日《新京報》報道,3月16日,江蘇省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西貝南京金鷹店突擊檢查,發現其清洗好的餐具仍有油污、食物殘渣、殘留的洗滌劑、灰塵等,同時后廚配餐人員操作不規范,口杯在使用之前未用一次性毛巾擦拭,被執法人員質疑會導致二次污染。之前,外婆家、華萊士后廚衛生問題先后被曝光。“看到(蟑螂)就抹掉,不要大驚小怪的!”“洗個屁,地上又不臟!”記者暗訪華萊士后廚時的所見所聞令人觸目驚心。

  相信涉事企業對門店和后廚的衛生標准、操作流程有著嚴格規定,對於食物掉在地上究竟該不該洗也一定不該有什麼模糊認識。可問題在於,一些忙於擴張市場的企業為何不能有效約束自己分布於全國各地的門店?華萊士店長的一句“被發現就完蛋了”充分說明其本人非常明白什麼事不該做,以及相應的后果是什麼。從企業到店員,僥幸的根源可能就在於平常的監管空隙太多——不常來查,來了不會仔細查,查了頂多批評教育了事,嚴重點也不過是無關痛痒的罰款。

  連響當當的餐飲品牌都沒能經得住誠信與安全的考驗,公眾的擔憂自然難消除。其實,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事,諸如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和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使用不規范、制假售假等。而通常,很多黑幕都是由媒體和公眾挖出來的,市場監管部門在很大程度上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也正因此,“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的呼聲越來越高。

  事實上,監管部門的“鼻子”是可以更靈敏的。過去幾年,地溝油、毒豇豆、染色饅頭、牛肉膏、山寨食品等不斷刺痛公眾的神經,每每都是事后追究,然后屢教屢犯,一次次挑戰公眾信心。從這些案例中不難梳理出一個共識——防患於未然是最好的長效機制。以此新聞為例,南京監管部門在突擊檢查中揪出了被業內譽為“頭部品牌”的企業,這客觀上阻止了不安全食材被繼續端上餐桌,一定程度上看是將監管前置,一改以往出了問題才有所行動的尷尬。

  將監管前置的探索還有很多,比如不久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專門開展了給食品安全“挑刺”的督查行動,採用現場檢查、隨機抽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在關鍵環節安裝監控和傳感器實施遠程監管等手段,將食品安全領域的更多細節與環節直接連接到監管部門及人員手中,提高監管效能。再如,廣西一家科技企業將自主研發的“雲平台食品安全追溯碼”運用在部分商品上,其追溯大數據對監管部門、企業內控提供了有效的預警。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對食品安全實行“四個最嚴”——建立最嚴謹的標准、實施最嚴格的監管、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堅持最嚴肅的問責。可以說,每一個“最嚴”都是筑牢食品安全這個木桶的一塊板,都體現了相關部門的決心。關鍵在於要讓其落地生根,讓“長了牙齒”的新食安法發揮出威懾力。

  僥幸、鑽監管的空子,是不守規矩的市場主體的共同心態。某種意義上說,比食材掉在地上不洗更可怕的是安全生產和誠信經營的意識碎了一地﹔比后廚對蟑螂老鼠視而不見更惡心的是眼看著問題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的僥幸思維﹔而比這兩者更嚴峻的問題在於,如果監管時常斷片兒,何來舌尖兒上的安全?

  每一次曝光后,相關部門和地方都忙著表態和整改,態度相當誠懇,動作非常麻利。痛定思痛,相關地方及企業更應該真正把這些問題當成自己木桶的短板,認真檢討自己,監管部門也要走出以往運動式、補救型、馬后炮式、時鬆時緊式的監管模式。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讓百姓吃得更安心,不能總是指望媒體曝光,該嚴守的環節、該厚植的土壤、該盯死的監管,一環都不能少。讓群眾少一份擔心、多一些放心,保障食品安全,防患於未然是最好的長效機制。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