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書法納入中小學考試,這個可以有

張淳藝

2019年03月07日08: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書法納入中小學考試 這個可以有

電子信息時代,我們寫字越來越少,提筆忘字現象普遍存在。雖然中高考大型考試中,考生的書寫規范和字跡會對卷面分有一定影響,但不少學生臨近高考時才開始重視練字,效果難有保障。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宋華平提出“關於把中小學書法教學納入考試”的提案,建議教育部制定統一的中小學書法教學大綱,並將書法納入語文學科中考查。(3月6日《大河報》)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形式,自從有了漢字就有了書法,書法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歷史,與武術、中醫、京劇一起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國粹”。從世界范圍來看,書法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法籍華人藝術家、哲學家熊秉明曾經說過:“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國哲學,而‘核心的核心’是書法。”不過,近幾十年來書法傳承漸有斷代的傾向,80后、90后的書法水平普遍不如他們的父輩。有些年輕人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寫起字來卻不敢讓人恭維,至於提筆忘字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

這一問題的產生,一方面源於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學習、辦公等方面的普及,鍵盤輸入更多替代書寫。在告別“鉛與火”的同時,人們逐漸失去與漢字“親密接觸”的機會,很多人變成了“鍵盤手”,患上了“失寫症”。另一方面,和學校教育對於書法缺乏重視也不無關系。眾所周知,傳承書法要從娃娃抓起,但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和老師往往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書寫技能的培養。廣大學生每天埋頭於書山題海,對於各種作業應接不暇,根本顧不上字寫得好看不好看,工整不工整。

2013年起,教育部在全國范圍內推動落實“書法進課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要求學生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各學校從小學三年級起要開設專門的毛筆書法課。不過,由於缺乏監督機制,書法教育在一些地方並未落到實處。許多中小學的書法課每周開設一節,基本都是由美術老師或語文老師兼任,還經常被其他課程擠佔,甚至被取消。一些學生和家長對於書法也缺乏重視,只是停留在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學習,課下很少抽時間鞏固練習,根本起不到提高的效果。

針對書法教育在推行過程中遭遇尷尬,2014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提出建議,在中考、高考中增加書法知識的有關試題,“哪怕隻有一分,效果都是不可想象的啊!”如今,宋華平委員的提案,再次讓“書法納入中小學考試”的呼聲進入公眾視野。目前,上海、山東、北京等地區相繼把書法納入中小學考試。從全國層面來看,有必要統一將中小學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考試科目,對學生的書法常識和書寫水平進行考查,書法分數作為升學成績的一部分。與之相對應,編寫統一規范的書法教材,加大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等配套措施也要及時跟上。

需要厘清的是,書法納入考試不是給現有的應試教育加碼。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隻有與考試成績挂鉤,引入考評機制,才能提高廣大師生家長和全社會對於書法教育的重視。這樣做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寫一手好字裝點門面,而是在於通過開展書法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培養愛國情懷,涵養審美情趣,提高文化修養。

(責編:苗楠鈺(實習生)、董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