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20分鐘騙走46個孩子”警示了什麼

然玉

2018年12月25日08:31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20分鐘騙走46個孩子”警示了什麼

  近日,江蘇鎮江新區實驗幼兒園小班年級組舉行了一場“防拐、防騙演練”活動,邀請家長志願者扮演素未謀面的“人販子”參與到演練中。志願者有的攜帶糖果、小點心,有的攜帶玩具進入各班教室,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成功騙取了共46名小朋友的信任,將他們帶出幼兒園大門。被“拐騙”的小朋友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全班出動,一個個興高採烈,沒有任何懷疑和防范之心。(12月24日《揚子晚報》)

  “20分鐘騙走46個孩子”,即便是家長假扮的業余“人販子”,得手率之高也足以令人咋舌,而就算沒有此次實驗,“小孩子不禁騙”也早就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此前,一段熱傳的國外紀錄片就實測顯示,用冰淇淋誘拐兒童幾乎百分之百會成功。低齡小朋友經不起誘惑、容易被拐騙,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固有的思維方式和心智水平決定的。很多時候,日常的“防拐防騙”教育收效甚微,恰恰也是根源於此。可縱使如此,也絕不意味著我們就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很多家長說了,平時一再和孩子強調“不要跟陌生人走”,孩子也答應得好好的,可是現實試驗中,還是輕而易舉就被“拐走”了,這樣一個結果,讓人無語而崩潰。不過,幼童之於純粹語言這類抽象化的概念所指,天然就是缺乏敏感的。在這個階段,他們形成自我認知更多是基於對言行的模仿,以及由生活經驗所產生的記憶投射。“不要跟陌生人走”,在大人們看來乃是無比簡單的指令,可是在具體場景下,孩子們其實很難界定“是不是陌生人”,很難判斷“有沒有跟著陌生人走”。

  相較於口頭的說教,“防拐防騙教育”更有效的辦法,就是不斷地模擬和重復演練。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場景仿擬和過程還原,讓孩子形成關於“陌生人”和“拐騙”的具象理解,並在內心留下深刻印象和條件反射式的警惕。而這也是鎮江這所幼兒園組織此次活動的出發點與目的之所在。很多人覺得,這所幼兒園這次“誘拐實驗”真相太過殘酷、結果太過失望,可不得不說的是,為了讓孩子真正具備“防誘拐意識”,我們必須經得起輪番的打擊,承受住一次次的崩潰。

  實際上,我們的幼兒園“防拐防騙”演練還是開展的太少、太粗糙了。以鎮江這所幼兒園為例,本次演練就很難說科學合理,其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對現實場景的還原度較低,甚至充斥著一些想當然的成分。在實驗中,家長扮演的人販子攜帶食物、玩具進入教室展開“誘拐”——可實際上,人販子又怎麼會進入校園、走進教室呢?以孩子們的立場看,教室是默認的“安全區”,放鬆警惕也實在是在所難免。可對於教育者來說,如此失真的試驗設計,又有什麼作用呢?

  幼童“防拐防騙”教育,沒有捷徑可走,隻能是不厭其煩地、盡可能逼真地重復演練。不要過高估計這個年齡孩子的智商和情商,也不要耗盡自己的耐心,防拐騙之路漫漫,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