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不能讓所謂的收視率愚弄觀眾

李勤余

2018年09月16日09:1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一些電影明明質量平平,票房卻動輒十幾億。一些電視劇並未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點擊量卻超出全國人口總和。影視圈,為何總讓公眾大呼看不懂?其實,這可能是造假惹的禍。

近日,電視劇《娘道》導演郭靖宇在微博上爆料,聲稱曾被某衛視總監要挾購買收視率,否則作品就無法播出。這總監給的價碼也令人咋舌——每集90萬,而該衛視購買《娘道》的價格是130萬一集。也就是說,導演必須先出七成保護費,才能讓自己的作品順利播出。

這還不算,根據郭靖宇的說法,這總監背后還有一位能操控收視率的“大神”。這“大神”神通廣大到了何種地步?他不無得意地對郭靖宇表示,曾經公開反對購買收視率的尤小剛導演,就曾慘遭他的戲弄——直接讓尤小剛作品的收視率跌到0.2。聽聞此言,直冒冷汗的想必不止是郭靖宇導演,還有屏幕前的廣大觀眾。怎麼,平日裡播放的都是假電視劇?

乍看之下,上述亂象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來,又不難理解。目前,各大衛視每年的廣告額都與收視率挂鉤。每提高一分收視率,就能多一分廣告收入,何樂而不為?如此,廣告收入的金額,才能年復一年水漲船高。說到底,經濟利益的誘惑是催生購買收視率現象的主因。

可問題是,修改收視率為何這般輕鬆?按理說,統計收視率應由權威的第三方機構完成,如此,方可保証數據的權威性。地方衛視既擁有電視劇的播出權,又能和所謂“大神”狼狽為奸,隨意修改收視率,這就好比將球場上裁判和球員的角色合二為一。試問,這樣的比賽,還有多少公平、公正可言?相關部門若不能及時進行監管,真不知那位“大神”還將囂張多久。

最無辜的無疑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收視率越高,說明該劇也越受老百姓的歡迎,這本是毋庸置疑的道理。可現在,擺在觀眾眼前的一切數字,都有可能只是某“大神”手中的玩物,這讓廣大觀眾如何抉擇?“大神”究竟是何方神聖,被愚弄的觀眾、被要挾的導演都有權得到明確的答案。

如此亂象,不能不讓人聯想到此前被曝光的視頻網站虛假點擊量。不同的造假伎倆,卻出於同一種行事邏輯——創作讓位於謀利。若放眼整個影視圈、娛樂圈,我們還能看到:金融資本涉足電影制作,造就一筆筆糊涂賬﹔各類排行榜、熱搜榜層出不窮,讓“買榜”成為公開的秘密。可以說,在“一切向錢看”的不良環境下,造假在所難免。文藝作品的創作導向,本應以人民為中心,可那些造假者的心靈早已被欲望和利益填滿,哪還有人民的一席之地?

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誠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文化產品要實現價值,離不開市場的幫助,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這是所有文藝工作者和從業人員應該時刻牢記的原則。應該看到,造假帶來的“破窗效應”,已經大大傷害了行業的公信力,主管部門和各地方台不可能認識不到這一點。但問題在於,一些地方台對於提升作品質量興趣索然,倒是一心想把影視劇市場當成“提款機”,導致種種積弊,進一步惡化了影視圈環境、降低了服務水平。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影視圈也是一樣,隻有當它免於不當利益的腐蝕,才能真正散發出迷人的浪漫氣息與動人的精神魄力。至於那些造假者和那位所謂“大神”,是時候出來走兩步,接受各方的監督和管理了。唯有如此,才能還人民群眾一個風清氣正的文藝空間。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