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中非合作好不好,中非人民最有發言權

田卜拉

2018年09月05日12:5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埃塞俄比亞首都擁有房子,曾是出租車司機特斯法伊遙不可及的夢,當他成為亞吉鐵路的建設者,憑借勤奮與中國友人的幫助,他如願以償﹔把家安到寧夏的埃及小伙艾哈邁德,親筆寫下《中國道路:奇跡和秘訣》,在國際書展上一炮打響﹔肯尼亞大學生瓦博莎,借助中國設計的智能手機,在社交媒體上成為“網紅”……在中非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這群青年抒寫著自己的“非洲夢”。

從惠及萬家的飲用水井、太陽能電站,到造福一方的港口、公路,星羅棋布的中國援建項目見証了中非合作的廣度。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也致力於高新技術傳播﹔除了輸血改善民生,中國更著力造血促進發展。產業單一的工廠變成體系完整的工業園,種植、組裝業升級為育種改良、信息科技行業,國家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合作更延展到科教文衛、公共安全、氣候變化等領域,大大拓展著中非合作的深度,讓非洲兄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

近年來,中國企業不斷增加對非投資,也促進了雙方貿易額的增長,18年來,中非雙向貿易額已經從106億美元增至1700億美元。產能互補、經貿互通、文化互動日益成為常態。和則兩利,讓中非友好不斷迸發新活力。無論是應對經濟乏力、發展鴻溝、減貧壓力的發展命題,還是求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疾病等非傳統威脅,中非合作為人類社會攜手應對全球挑戰作出表率。合作,不單體現了中國開放包容的大氣度,更彰顯了中非各國相向而行的“同步走”。

我們也不諱言合作歷程中的曲折,但解決矛盾的過程本身就是深化合作的表現。一位非洲零售商說:十年前,人們不太願意碰“中國制造”﹔但現在,中國產品不斷自我完善,越來越好。一家中國企業曾因排污問題被當地政府關停,同類企業相繼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標准。無論是主動改變品牌形象,還是倒逼提高技術水准,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問題,方能促使合作共贏向更深層次邁進。

即便如此,中非的患難之交也曾遭致一些人的“紅眼”和“白眼”。有人認為中國把非洲當作產業轉移目的地,有人指責中國在非洲大陸掠奪資源,有人攻擊中國舉起了“新殖民主義的手”……戴著有色眼鏡的歪曲和無中生有的指控,改變不了中非休戚與共的命運紐帶。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非合作好不好,隻有中非人民最有發言權”。相比西方國家帶有種種附加條款的“援助”和居高臨下、隔靴搔痒的說教,中國用誠懇與務實成為非洲各國的“全天候朋友”。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40多年前,中國頂住困難,先后派出5.6萬工程技術人員修建了長達1860.5公裡的坦贊鐵路,開啟了中非關系的新紀元﹔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不少非洲國家雖然自身不富裕,仍然伸出援手、慷慨捐款。中非人民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的情誼,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生動范例,也將帶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非洲人民團結振興的非洲夢早日實現。

(責編:董曉偉、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