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中國永遠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沈慎

2018年09月03日21:3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中國永遠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9月3日下午,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深刻總結中非友好的現實邏輯和歷史邏輯,宣示中非發展友好關系的堅定決心﹔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擘劃中非友好的發展未來。回顧過去,中非“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合作共贏之路”。展望未來,中國將與非洲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筑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是對中非之間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風雨同舟的深厚友誼的最佳寫照。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老一輩政治家開啟中非關系新紀元,到援建坦贊鐵路中60多名中國優秀兒女長眠非洲﹔從非洲兄弟26票贊同將中國“抬進”聯合國,到如今中國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第一投資大國……中非人民在反殖反帝、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中,在發展振興的道路上相互支持、真誠合作,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患難之交”,形成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兄弟情誼,書寫了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歷史佳話。

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中國發展到哪一步,中國都將始終同非洲等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永遠做非洲的真誠朋友和可靠伙伴。習近平擔任國家主席以來,先后4次訪問非洲大陸,中國已經同24個非洲國家建立戰略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關系,政治互信堅定不移﹔以“一帶一路”建設迎來中非合作嶄新的黃金時期,“十大合作計劃”碩果累累,經貿互利穩步推進﹔中方幫助培訓各類技術人員16.2萬名,建立130多對友好城市,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非友好的歷史和現實充分說明一個論斷,“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中非人民的大團結!”

有這樣兩個小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在津巴布韋華僑中有一個名為“非愛不可”的媽媽團體,多年如一日給當地孤兒送去溫暖﹔2010年中國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剛果政府慷慨解囊,向災區捐贈一所中剛友誼小學。中國和非洲相隔萬裡,為什麼能夠始終心心相印?是什麼力量讓中非人民能夠穿越歷史風雨,堅定走在合作共贏路上?一方面在於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斗歷程,形成了彼此之間天然的合作基礎。另一方面中國在合作中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同非洲各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攜手前進。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自2015年12月在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之后,本次峰會,又提出實施“八大行動”的倡議,這是在新起點上推進中非合作的重大舉措。相比較一些西方媒體將非洲視作“沒有希望的大陸”,相比較少數西方國家口惠而不實的“空頭支票”、強人所難的“附加條件”,中國始終尊重非洲、熱愛非洲、支持非洲。習近平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五不”,再一次說明中國在發展中非友好上的真誠態度和堅定立場,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擔當。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合作不僅能夠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合作效果,更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范。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中國永遠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必將造福更多人民。

(責編:董曉偉、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