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國紀平:開啟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寫在習近平主席2018年首次出訪之際

國紀平

2018年07月19日09: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新征程,孕育新希望。7月19日起,習近平主席將對阿聯酋、塞內加爾、盧旺達、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過境毛裡求斯並進行友好訪問。這是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連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是中國面向發展中國家採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在國際形勢發生深刻演變背景下,加強中國同亞非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並為將於9月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凝聚更多共識,進一步唱響中非友好主旋律,掀起中非合作熱潮,意義重大。

中國是上一任金磚國家主席國,2017年9月廈門會晤的成功,宣告金磚合作第二個“金色十年”開啟﹔如今,中方以實際行動支持金磚國家領導人約翰內斯堡會晤,廈門會晤成果持續延伸,意義重大。

“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著世界發展的未來。促進國際發展合作、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是我們應有的擔當。”習近平主席在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上的鄭重宣示引起廣泛共鳴。世界共同矚目,中國多年來積極探索與發展中國家互利合作的新思路,奏響了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最強音。

(一)

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一直是中國處理同世界關系的鮮明特色。從“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到“希望的大陸”,從共建“一帶一路”的相約逐夢到金磚國家第二個“金色十年”的揚帆起航……中國,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風雨同舟、攜手同行。

“中國將繼續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聯合國講台,見証中國的鄭重承諾。

“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和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願將中國發展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共同致力於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區域合作平台,見証中國的原則立場。

“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今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繪制藍圖,義重情深。

“無論發展到哪一步,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以真誠實踐為底色,彰顯感召世界的力量。

人們銘記,那道廈門“金磚+”風景線。2017年9月5日,金磚國家首次同來自全球范圍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舉行對話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同來自亞、非、拉、中東和中亞5個重要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共聚一堂,共商發展合作大計。

站在全球發展的戰略高度,習近平主席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凝心聚力、實現更大發展提出重要主張,倡導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參與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事業。

廈門的這場對話會載入史冊,是中國一貫重視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生動體現,贏得廣泛贊譽。埃及總統塞西說:“埃方贊賞中方舉辦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贊同發展中國家加強合作。”幾內亞總統孔戴表示,這場對話會再次體現了中國對非洲的重視。

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業,路要去走才能開辟通途。2018年,中國繼續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行動。今年的主場外交活動,樁樁件件無不體現推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意願和行動。

黃海之濱,習近平主席強調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要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明確提出當今時代應當遵循的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

盛夏時節,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倡議從增進戰略互信、實現復興夢想、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包容互鑒等四方面努力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金秋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即將召開,中方將同非方攜手努力,把峰會主題同中非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推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邁上新台階。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載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越來越多的中國理念凝聚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識,越來越多的中國方案轉化為共同行動。

國際社會普遍關注到,中國秉持的正確義利觀擺脫了叢林法則、霸權主義等舊思維,摒棄了以大欺小、以強凌弱、以眾暴寡、以富壓貧等舊邏輯,超越了西方國際關系“利益至上”“沒有永恆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等舊理念,形成了一種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全新合作模式。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因此指出:“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開辟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

(二)

發展,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第一要務。找准發展之道、走穩發展之路,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題中之義。

“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找准發展之道,關鍵在於根據自身稟賦特點,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一些西方人士曾認為,西方發展道路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社會制度適用於西方國家,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上世紀90年代,一批發展中國家在效仿西方“民主模式”的進程中受挫,導致貧富差距加大、內部矛盾趨深。而今對比一些西方國家民主政治失序、社會分化加劇的現狀,越來越多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走向現代化的發展路徑對發展中國家更具可借鑒性。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阿文版的出版非常重要,豐富了阿拉伯語讀者的閱讀需求。這部著作探討了國家如何實現繁榮,社會如何實現進步。不僅僅是阿聯酋,整個中東地區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取借鑒。”阿聯酋文化與知識發展部部長努拉·賓特·穆罕默德·卡阿比在日前舉行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阿讀者會上的評價,道出了很多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心聲。吉布提財政部長伊利亞斯·達瓦萊說:“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希望學習中國經驗,共同建設好吉布提國際自貿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全球合作高級政策顧問馬克·范博加爾表示:“期待看到更多中國減貧經驗在非洲落地,實現‘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偉大目標。”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加強交流,在互學互鑒中實現共同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忽視的潮流。

從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合作機制、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到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會、中拉論壇……由中國倡導成立、主要面向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多邊合作架構實現了全球覆蓋,為發展中國家交流經驗、規劃合作搭建了平台。從提出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到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一系列推動發展中國家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生動詮釋了“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的中國承諾。在這樣的平台上,有思想引領,有經驗分享,有切實行動﹔人們在相互啟發、共同探索中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念。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

以歷史為縱軸,以時代為橫軸,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行的軌跡,凸顯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世紀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興起的非殖民化運動中,亞非拉民族獨立解放事業蓬勃發展,新生的國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國際關系。中國、印度、緬甸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共同倡導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相聚萬隆,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提出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十項原則,為推動國際關系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為推動亞非合作、南南合作,為促進南北合作,發揮了重大歷史性作用。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提升,改變了當代國際關系的總格局,成為塑造戰后國際秩序的新力量。

勢隨時轉,治與世宜。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歷史”跨入了又一個新階段。恰如恩格斯所總結的,“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奮發有為,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上群體性崛起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金磚合作機制應運而生,同其他各種真心致力於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平台相得益彰,不斷創造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的新范式。人們公認,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國際體系變革、維護國際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並推動了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現有全球經濟治理結構的改革,為全球治理體制變革開辟了新道路。

“發展中國家迎來了集體崛起,這是非常富有建設性的歷史變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羅伯特·基歐漢的這一評價代表了國際社會的主流聲音。即便是從西方視角觀察,人們也能發現任何時代的國際體系發展史都是政治力量和財富創造力量交織作用的結果。

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力量不容忽視。當然,這個力量絕不意味著替代,更不意味著爭鋒。隻要能夠拋開舊時代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思想痼疾,人們就可以清醒並明智地認識到,這些新興力量對現行國際秩序所貢獻的是一種補充和完善。習近平主席就此曾作生動形象的闡述:“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不是要動誰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經濟的蛋糕做大。”

(四)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正處於把握自身命運、走穩發展之路的重要時期。世界經濟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各方圍繞利益、規則的博弈日益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孤立主義、民粹主義等思潮不斷抬頭,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

歷史的十字路口,發展的關鍵階段,更需要審時度勢、深謀遠慮的思想引領方向。習近平主席為規劃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實現更大發展提出重要倡議: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強團結協作,共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加強團結協作,共同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加強團結協作,共同建設廣泛的發展伙伴關系。

“共同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針對的是全球化時代各國利益交融、命運與共的現實。作為全球化的最初推動者和既得利益者,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面對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震蕩,不但不願承擔應有責任,反而試圖把金融危機惡果轉嫁給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此背景下,唯有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才有利於引導經濟全球化實現包容、普惠的再平衡﹔唯有推動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才能防范西方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急轉所造成的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負面外溢效應﹔唯有努力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才能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共同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回應了發展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第一要務的心聲。近年來,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通過南南合作相互輸送動力,增強了自身實力和自主發展能力。把可持續發展議程同本國發展戰略有效對接,攜手走出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當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選擇。

“共同把握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這是對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浪潮不可不作的反應,這是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契機。歷史機遇,也需要主動去創造。積極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成立“中國—阿拉伯國家銀行聯合體”…… 近年來,中國始終致力於將自身發展規劃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戰略相互對接,深化互信合作,為共同實現改革與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共同建設廣泛的發展伙伴關系”,這是發揮互補優勢,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積極效應的必由之路。中國倡導用好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七十七國集團等機制,培育聯動發展鏈條。以開放的胸懷貢獻於團結合作、互利共贏的事業,凝聚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結成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磅礡力量。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積極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開展南南合作,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正在開啟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共同發展新篇章。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不斷發展壯大的中國,依然並將永遠同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肩並肩、手牽手。

2018年,習近平主席又一次踏上訪問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旅。熱切期待的目光承載著真誠的希望,“擁抱中國”的字樣印在往訪國的報紙上,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心聲。

新征程,道路更寬廣。中國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逐夢之路上步履堅實,中國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擔責任、共創繁榮的時代潮流滾滾向前。

(責編:張淏晴(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