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更好地擁抱“租生活”

張  凡
2018年06月26日05:0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當你需要一件東西時,會選擇直接購買,還是租一個來用?如今,越來越多人在“買,還是租”的問題上,更傾向於選擇“租”,甚至形成了“租一族”。以租代買,正在引領著消費領域新的風尚。

  打開各種網絡租賃平台,從房屋、汽車、家電等生活必需品,到手機、相機、無人機等電子數碼產品,再到高檔衣物、首飾、鞋、包等個性化用品,甚至玩具、繪本、綠植、藝術品等等,都可以通過“租”來獲得,“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租不到”。借助通達的互聯網,租賃如今已經突破傳統領域和范圍,開始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品類的租賃服務,讓“租生活”觸手可及,也讓以租為主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互聯網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以租代買何以日益流行?我們可以先來算一筆經濟賬。一副大牌的奢侈品耳環,一天的租金隻需要12塊錢﹔售價6500元的無人機,45塊錢就可以租用一天﹔一個兒童陪伴機器人一天的租金3塊多,一個月隻需要100塊錢左右,但買一個新的就得近千元……兩相對比,很多時候“租”的確比“買”更劃算。尤其是對於一些更新速度較快或使用頻率較低的產品,以“租”的方式獲得其使用權,既可以避免大量資金的投入,也可以防止棄之不用的浪費,更可以減少處置舊物的繁瑣。所以對很多人來說,“租”是一種成本核算后的節約,一種性價比更高的生活方式,一種輕鬆、自由的生活態度。

  當然,租賃的背后也有資金緊張等現實的尷尬,但也從不同側面折射出青年群體消費理念、消費文化的改變。以租為樂的“租一族”,大多是學生、白領等年輕人。他們壓力大、流動性強,但對生活品質有著更高的追求,對時尚潮流有著更強烈的向往,對新鮮事物也有著更開放的態度。正所謂“東西是租來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以租代買的生活,符合他們當下的生活場景,也契合他們追求使用體驗、追求豐富多元的心理需求。當租賃帶來的“不安全感”逐漸下降,當“斷舍離”日益成為打造品質生活的途徑,當“購買—消費”的傳統模式被“循環—共享”的模式所打破,租賃消費勃然而興,引領著一種更環保、便利、高效的生活,也勾勒著當下青年群體的生活圖景與心理肖像。

  “租賃型消費”的到來,並非一蹴即至,而是與信用體系的建設息息相關,更與整個社會誠信水位的提升密不可分。如今,信用已成為一種可追蹤的記錄,人們的信用畫像更加細致、全面,這讓租賃平台對用戶產生了更多信任感。同時,社會誠信力的不斷生長,也成為推動租賃消費的重要力量。最近,某共享單車品牌開始在多個城市取消押金,這其中可能不乏市場競爭的考量,但據其工作人員介紹,在政府管理、企業優化、用戶自律的合力之下,破壞單車的行為在不斷減少,押金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租賃消費的門檻,正在整個社會誠信度的提升中,不斷降低。

  在共享經濟的浪潮之下,租賃分享的模式在不斷豐富著消費的體驗,創造著新的消費需求。但其能否真正成為下一個風口,可能還需要回答好很多問題。例如,如何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對用戶信譽進行更有效的篩選?能否及時確立相應規范,保証租賃產品的安全、保障用戶的權益?如何更有效地引導,使租賃消費真正成為一種環保、節約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滋生奢侈消費、攀比消費?回答好這些問題,才能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這種新消費模式的浪潮之中,讓我們更好地擁抱信用租賃、品質生活。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6日 05 版)

(責編:馮粒、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