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暖聞熱評·匠人匠心①)

人民日報:術到極致近於道

鄺西曦
2018年06月13日04: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將技藝融入工作、以匠心成就經典,推動著各行各業的高質量發展。這是一群怎樣的匠人?他們有著哪些優良品質?我們如何學習工匠精神?從即日起,本欄目推出“匠人匠心”系列,以極致、傳承、責任、專注、堅守、創新六個關鍵詞掃描工匠精神,與大家一起探討、踐行。

  ——編  者  

  

  【關鍵詞】極致

  【釋義】唯至誠者,能致其極。於大國工匠而言,對極致的追求好比一場修行,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以萬千錘而鑄一器。“腰間帶得純鋼斧,要斫蟾宮第一枝”,臻於完美、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自古便備受推崇。《庄子·達生》中,魯國木匠能做到“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正是因為達到了凝心聚神、執著技藝、物我相忘的境界。追求極致,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凝聚成工匠精神的底色,檢驗著工匠精神的成色。

  【點評】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對很多大國工匠來說,極致就是和機器拼精度,和時間拼速度,和標准拼態度,讓“細”更細一些。

  怎麼拼出極致?鉗工顧秋亮徒手就能感知0.2絲的誤差,這相當於一根發絲的1/50﹔銑工李峰在高倍顯微鏡下追求1微米的精度,這相當於發絲直徑的1/70。正是精益求精,顧秋亮把玻璃與金屬窗座的安裝精度控制在0.2絲以內,“蛟龍號”觀察窗才得以承受1400噸的壓力﹔李峰每縮小慣性導航系統1微米的變形,就能減少“長征七號”火箭數公裡的軌道誤差。大國重器、輝煌成就的背后,源自每個細節的精准到位。把手藝的精准、精確和精細視為生命,極致就不會太遙遠。

  追求極致是一條心無旁騖的道路,也是一場孤獨且單調的長途旅行,唯有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才能耐住寂寞、守住心智、把好方向。哪有巔峰技術能在一朝一夕間練就?唯有日復一日地鍛打、持續不斷地鑽研,才能成就絕活。高級技師孟劍鋒對瑕疵零容忍,歷經上百萬次鏨刻敲擊,純銀絲巾果盤《和美》等國禮才驚艷問世﹔火箭“心臟”焊接師高鳳林,隻因“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30年如一日進行發動機噴管焊接……指紋雖被磨平,布滿繭子的雙手卻積澱了匠人們的工藝淬煉、心智磨煉和人生歷練,讓技藝達到極致的巔峰。

  “術到極致,幾近乎道”。一流的心性方能鍛造一流的技藝,一流的技藝方可成就一流的偉業,這就需要用追求極致來消解浮躁。現實中不乏這樣的觀念:“手藝好也不賺錢”“差不多就行了”“怎麼還沒有長進”……盲目地求變現、求速度、求關注,讓工匠技藝變得馬虎,極致品質黯然失色。其實,工匠精神的種子需要精心、細心、耐心地滋養呵護,對極致的每一份堅持都不會白費,終究會結出不甘平庸、不負光陰的果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輕一代要用自己的所作所為來詮釋匠人的極致精神。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業,而需要一群人來賡續﹔這不是一件產品的存廢,而是無數精品的綻放。精益求精、篤實專一、心無旁騖、久久為功,在追求極致中實現人生價值,用極致匠心鑄造國之重器,以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氣質,我們准備好了嗎?

  【網言網語】

  做到極致,都太不容易了,為大國工匠點贊。

  ——@前進路上  

  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技工,做到極致對我們來說真的不容易,會以前輩為榜樣,擼起袖子加油干。

  ——@V6豆豆糖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13日 05 版)

(責編:白宇、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