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評論員隨筆:以工業化助力影業升級

盛玉雷
2018年05月07日05: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內地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559億元,穩居世界第二﹔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內地電影院合計9965家,銀幕總數超過5.4萬塊,位居世界第一。從這些數字指標上看,中國毋庸置疑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然而,票房和銀幕數量的增長,尚不足以說明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高歌猛進的同時,不少人也產生內生動力不足的擔憂,主動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凝心聚力。

  可以說,用幾部標志性作品點燃觀影熱情不難,難的是如何維系觀眾的長情。一段時間裡,在銀幕前,低級特效透支了很多觀眾的信任,粗制濫造的制作消耗了不少人的耐心,“短平快”的生產周期難見作品誠意﹔而在幕后,受國內高科技影棚不足的限制,有的劇組隻能去國外拍攝,導致成本大幅增加﹔受數字化技術短板的影響,有的影視作品后期不得不拿到國外進行加工。發生在銀幕內外的種種現象表明,在優質的文化資源、龐大的市場潛力和標准的攝制流程之間,缺少一套成熟流暢的操作系統。鑒於此,業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盡管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高增長的繁榮局面,但在生產環節仍然處於“一針一線小作坊”階段,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在服、化、道、攝、錄、美、編、導、演等環節的標准化程度上依然不高。

  在談到電影生產有無工業化的區別時,一位制片人坦言,“就像一次有計劃的行動和一次無意識的冒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影視作品既是熔鑄獨特思維和審美創造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是高標准高要求、高技術高規格的工業產品。一部電影的生命周期,不只是投放銀幕的短短數小時,更是包含創作、融資、制片、版權、衍生品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改變電影工業的粗放式發展,盤活生產鏈條的創作基因,才能重塑電影產業未來的發展格局。我們看到,在山東,青島東方影都的落成,為劇組提供世界一流的影視制作硬件設施和技術支持,“填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產業的空白”﹔而電影產業促進法的落地,使電影產業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軟環境和硬設施兩個維度的加碼,有助於中國電影工業的現代化進程不斷提速。

  當然,“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強調電影的工業化趨勢,並不意味著就要丟棄“手工作坊”的匠心,工業化的生產方式與情感化的藝術追求之間也並不沖突。必須意識到,標准化不是程式化,也不是同質化,而是在高度分工的基礎上專業化、系統化﹔工業化也不是強調大場面、大制作、大投資,而是追求從理念到實操再到人才的產業生態。彌補與歐美電影基礎設施間的差距不難,難的是從內容生產到品質流程的完備程度。事實証明,無論是傳統巨頭美國好萊塢,還是行業新秀印度寶萊塢,在穩定而完整的電影產業鏈條上,更容易誕生兼具工業精度和人性溫度的佳作,這對底子弱、起步晚的中國電影來說,不失為一種借鑒。

  有人把中國電影的發展,比作從手工業向工業的過渡。其實,產業轉型升級的背后,都是為了滿足觀眾對影視作品精耕細作的基本要求。可以肯定的是,打造工業化的生產模式,輔以獨運匠心的本土敘事,中國電影未來可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7日 05 版)

(責編:王吉全、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