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給更多人快樂的陽光

呂曉勛
2018年04月19日04: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有作家到基層調研,不少老人坐在街邊“晒陽陽”的場景,讓他感覺十分溫馨。然而,除了晒太陽,老人們缺少其他文化、娛樂活動,又令人憂心。

  客觀地說,近年來,送歡樂下基層、文化進萬家等文化惠民行動持續推進,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大為改善。但當送到田間地頭的文化種子越來越多,渠道越來越寬廣,如何使每一粒種子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土壤?這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一款主打菜受到八方來客的交口稱贊,背后必定凝結著廚師的心血,文化惠民更是如此。不問民聲的單向文化供給,勢必難以贏得廣泛認可。根據民意不斷調整的文化惠民工程,才可能既叫好又叫座。今年全國兩會政協文藝界別小組討論會上,一位地方劇傳承人介紹了節目深受不同年齡段觀眾歡迎的經驗,其中一條就是“他們喜歡什麼、想看什麼,就提供什麼”。事實上,從傳播文藝作品,到修建公共文體設施,注重消費者的感受,善於將他們的寶貴意見轉化為服務改善的動力,文化才對受眾具有“黏性”。

  經濟學上有一個“潛在需求”的概念,指的是消費者雖有消費的欲望,但因為沒有合適的產品,或者現實購買力不足,隻能待機購買。換言之,如果產品和服務供給品質足夠高,需求就有可能得到充分釋放。去年10月,50多萬人口的山西平遙縣舉辦了一次國際電影展,短短8天,觀看人次達到18萬,上座率近93%。影展創辦人感慨,“一部電影承載的東西有限,但是電影讓我看到了文化力量的無限”。蘊藏在群眾中間的文化消費需求其實是非常巨大的,找到地方的文化特色,以優質項目為杠杆,撬動文化資源中沉睡的影響力、感染力,實現的將是文化潤澤和產業發展的雙贏。

  事實上,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文化供給,離人民越近,其生命力就越旺盛。不只是縮短物理空間上的供給距離,消除文化表現形式和公眾理解、認知之間可能存在的文化勢差,同樣不可或缺。有人發現,因為《國家寶藏》的開播,各地博物館成為不少游客熱捧的“打卡目的地”﹔而《藝術很難嗎?》《雪楓音樂會》等普及知識類網絡視聽節目的興起,則讓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文化藝術,變得親近可及。從生活中提煉、萃取而來的文明點滴,經過“轉譯”又回歸到大眾生活中去。由此形成的互動,或許正是新時代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的表征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曾寄語文藝工作者:“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切准人民的文化生活脈搏,多提供一些接地氣、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選擇,努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相信必將會有更多“晒陽陽”的人,體會到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溫暖。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19日 04 版)

(責編:袁勃、黃策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