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觀點

人民日報科技雜談:科技助企業“蝶變”

張  磊
2018年03月30日04: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對傳統企業而言,要搭乘科技快車,積極擁抱創新,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能

  

  如何讓傳統企業在消費型科技、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今天轉型升級?實踐証明,用高科技打造一個“賦能工具箱”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讓企業獲得更有效發現消費者、觸達消費者和服務消費者的新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迎來重大機遇,許多發達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並竭力搶佔新興產業和前沿技術的戰略制高點。中國也日漸成為全球創新和科技發展的核心區域之一,科技創新作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用日趨明顯。對實體經濟來說,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兩個“融合”: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對傳統企業而言,要搭乘科技快車,積極擁抱創新,才能獲得發展的新動能。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撬動各行各業新的發展變革,科技創新模式也在升級“版本”。此前,“科技創新1.0”的核心特點是“連接”。搜索引擎連接人與信息,社交工具連接人與人,電商連接人與商品,在線約車、共享單車、團購APP連接人與服務……通過專注“連接”,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伴隨著學習、追趕全球科技潮流的步伐,科技創新的模式正在向“2.0”版本切換:不再是簡單地復制他人經驗、簡單疊加各種技術和應用模式,而是形成具備原創力的科技創新。在科技領域尤其是互聯網行業,中國高科技企業從跟跑、並跑逐步轉換到在某些創新領域能夠領跑,將“復制到中國”變為“創新源自中國”,這正是“科技創新2.0”的體現。

  把這種“科技創新2.0”投入實踐,使得無論是高科技還是傳統企業,都能夠無差別地享受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讓實體經濟、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深度融合,將會創造出更大的長期價值,讓更多人享受創新成果。在創新實踐中,也要做好創新“啞鈴”兩端的布局:一端是創新的滲透,創新已不僅僅局限在消費互聯網領域, 而是向生命科學、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領域滲透﹔另一端是傳統企業的創新轉型,通過科技創新的應用,向更高效率、更精細化管理的方向演變。

  毫無疑問,創新活動是最可持續的價值投資和價值創造活動。往往在最初階段,科技進步會對中低端水平的傳統企業造成巨大沖擊,正如現在有人擔心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發展將使機器淘汰人類。但從科技進步和產業革命的實踐和規律看,高科技更多是人們的稱手工具和發展前行的伙伴,是社會和諧發展的調節器,始終助推著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為高瓴資本創始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30日 18 版)

(責編:王仁宏、王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