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

兩會“好聲音”:警察“敢執法善執法”意味著什麼?

蔣萌

2018年03月08日16:0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警察“敢執法善執法”意味著什麼?

好聲音:“要讓群眾感到有尊嚴、很溫暖,就要求公安民警不僅要敢於執法,而且還要善於執法。”——全國人大代表、山西太原公安局三橋派出所社區二中隊副中隊長楊蓉關注保障民警執法權益以及民生議題。

小蔣說:公安民警既要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又要處理和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瑣事或糾紛。這蘊含使命與責任擔當,也要求切實為百姓服務。楊蓉代表說,公安民警要敢於執法,還要善於執法。意思應是,在與犯罪分子作斗爭時,在需要挺身而出時,公安民警要堅決果敢﹔而在服務為民時,又考驗著公安民警的耐心、細心、同理心。當然,在這一切的背后,都要依照法律。還有一點值得注意,“法不外乎人情”,絕不是說執法者可以按照人情親疏“見人下菜碟”,而是說法律和執法不會也不應超出人們的情感和公序良俗之外。這無疑考驗著執法者的執法尺度和執法溫度。在人民警察奉獻付出的同時,社會也應從優待警。這不僅要體現在日常待遇上,而且對於與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或因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而負傷乃至犧牲的公安干警及其家屬,更應給予必要的表彰和撫恤。

“農村泥瓦匠”成房企大咖的啟示

好聲音:“我是農村泥瓦匠出身,深諳掌握一項技能的重要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脫貧攻堅期內,職業教育培訓要重點做好。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職業教育,掌握一技之長,能就業,這一戶脫貧就有希望了。”——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認為,隻有通過產業扶貧和職業教育扶貧相結合,促進農村貧困人口就業增收,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

小蔣說:這就是授人以漁。職業技能教育不是讀死書,它對受教育者能夠起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正因如此,職業教育確實應成為精准扶貧中的重要一環。對那些有學習和勞動能力的貧困者,尤其是年輕人,在制定針對性的幫扶措施時,不妨考慮上技校這一選項。當然,實施有關舉措,也要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指出,中職與高職教育不能被視為是“學習不太好的孩子的去處”。教育部門不能光想著“打造世界一流高校”,忽略了對中職與高職學校的建設和投入。倘若缺乏對工匠的培養,或是有關培養水平有限,如何促進“大工匠”的形成以及“工匠精神”的發揚?職業教育關乎就業與脫貧,也關系到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的更上一層樓。對此,管理者與教育者應有清醒認識。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言不斷。國是看似高深,實則關乎細微。民主獻策與監督,推動社會不斷變革,體味發展與進步,努力實現中國之夢。網友七嘴八舌,小蔣三言二拍,說兩會最聲音。

 

(責編:董俊彤(實習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