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坑老”騙局,兒女別置身事外
好聲音:“隨著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不斷增加,一方面老年人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老年人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提高﹔另一方面他們對健康知識了解不夠,獲取信息渠道不暢,也缺乏對假冒醫療廣告和非法醫療活動的辨別能力,這給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導致許多老年人蒙受損失。”——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建議,有關部門應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力度協同打擊醫療詐騙,讓不法分子受到應有懲處。
小蔣說:對於假冒醫療廣告、假冒保健品之類的騙術,稍微年輕點的人都有警覺性,可某些老年人卻稀裡糊涂。值得反思的有兩點。一是,騙子大打親情牌,一口一個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著,讓老人覺得真是“為了老人好”,在虛假的溫柔鄉中一步步“入瓮”,甚至陷得越來越深。二是,一些當女兒的以工作忙為由,平時對老人不管不問,使老人面臨情感與關懷缺失﹔與年輕人接觸少,對新事物不了解,老人對社會上別有用心的人以及新型騙術缺乏必要的防范。有鑒於此,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欺詐老人,只是一方面﹔身為子女者,更當關心愛護自己的爹娘和長輩。人都有老的一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課外補習“囚徒困境”該怎麼破解?
好聲音:“有些家長為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送孩子到補習班。有些家長為了圖省事,把孩子送去補習。但嚴重的情況是,有些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到位,到另一個課堂,再收一筆錢,才能講到位。所以,就出現了孩子不補習、學習跟不上等情況。”——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師范大學校長杜衛指出,補習學校如此盛行,不正常。
小蔣說:如今,許多家長都陷入了一個怪圈。一方面吐槽孩子參加課外補習、家庭開支大、孩子疲憊、家長勞神﹔另一方面,眼看別人的孩子參加補習,又擔心若自己的孩子不補,將屈居人后,進而“心理抵觸行動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課外班。這實際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學校倒是在給學生肩負,家長卻在課外不斷給孩子加碼,孩子的壓力反而越來越大,與真正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在某種程度上,課外補習就像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隻有家長、教育人士共同努力,真的別再讓孩子們背負不該背負的課業負擔了,不再依賴“拔苗助長”,孩子們才可能回歸快樂童年。可隻要有人仍迷信“補課取勝,先人一步”,心理與現實的平衡就難以實現。
![]() |
小蔣的話:大家好,我是小蔣。每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建言不斷。國是看似高深,實則關乎細微。民主獻策與監督,推動社會不斷變革,體味發展與進步,努力實現中國之夢。網友七嘴八舌,小蔣三言二拍,說兩會最聲音。